變更專利申請人主體認定原則之研析(上)──以專利五大局相關規定為例
最高行政法院108 年度上字第1169 號判決,針對專利申請案之共同申請人由 「美國國家衛生署」變更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一事,認行政機關為專利 申請之行為主體,其最終取得之權利仍歸屬於國家公...
最高行政法院108 年度上字第1169 號判決,針對專利申請案之共同申請人由 「美國國家衛生署」變更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一事,認行政機關為專利 申請之行為主體,其最終取得之權利仍歸屬於國家公...
本文透過詳細分析最高行政法院108 年度上字第1169 號判決,對當時專利申 請人主體同一性認定之判斷標準、法規依據、延後該案申請日之處分依據及上訴 理由,並分析法院判決理由以及對未來案件所產生之...
發明可行性係探討所請發明是否可信或可否達成所稱功效,其源起於歐洲專 利局上訴委員會歷年決定,多涉及生技醫藥領域專利案件,雖然歐洲專利公約及 歐洲各國專利法規均無發明可行性之明文規定,然而歐洲專...
專利制度係以鼓勵、保護、利用技術創新為目的,由於近年技術創新呈現加 速增長趨勢,專利審查已為各國分配行政資源之重點,特別是專利申請核駁後之 複審案件,以及核准專利後之舉發案件,因其涉及高度專業...
專利法修正草案規劃於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設立複審及爭議審議會,以3 或5 人為審議人員合議審議「複審案」及「爭議案」,其中,「爭議案」偏向私權紛 爭解決性質,以言詞審議為原則,程序設計導入言詞審議...
變更專利申請人主體認定原則之研析(上)──以專利五大局相關規定為例
變更專利申請人主體認定原則之研析(下)──以我國規定及司法判決為例
由發明可行性(plausibility)觀點判斷是否符合專利要件之探討──以歐洲相關判決為核心
簡介主要專利局之專利複審及爭議審議組織
淺談專利法修正草案之爭議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