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使用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

認識專利商品化
說明智慧局推動專利商品化之緣起與策略,並提供專利商品化基本概念、機制、流程及商品化實例介紹。
國際動態報導
提供國際智權法規及趨勢動態報導。
本局新書佈告
提供本局圖書室新書資訊。
智慧財產權培訓學院新訊
提供智慧財產權培訓學院最新消息。
出版品
提供本局出版之文獻資訊。
智慧財產權月刊專題摘文
提供智慧財產權月刊文章摘錄,供大眾參考。
專利商品化案例分析報告─傳譯網科技(股)公司
公司名稱 傳譯網科技(股)公司 受訪部門 總經理室
受訪人 邊國維 總經理 聯絡電話 02-8789-6000
進駐之育成中心 國立台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受訪日期 91年11月27日
1.公司簡介

傳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0月,為全球第一個以自然語言處理為核心,並結合人工智慧的軟體研發公司,其藉由讓電腦能夠理解人類文字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供快速的資料管理、文件分析、檢索、分類、聯想、摘要等功能的知識管理系統,協助客戶建立知識管理智庫;透過電腦自動閱讀文件資料,將文件按照不同主題分門別類,同時自動產生重點摘要,進而將相關文件動態彙集在一起,並生成多篇彙整摘要,建立文件知識庫,如此一來,使用者可輕鬆利用自動摘要系統閱讀文件重點,篩選那些是需要深度閱讀的參考資訊,藉由文件的內容,自動列出其他相關文件,此種智慧型的知識管理系統為數位資訊時代的最佳解決方案。

除了中文相關技術,在無國界的數位時代裡,傳譯網科技更擁有絕佳的多國語言技術,包括英中、繁簡全自動機器翻譯引擎等關鍵性技術,使用者完全不必安裝任何軟體,便可以在伺服器端解決使用者瀏覽網路時的語言障礙,換言之,即以中文為基石,經由伺服器端的線上跨語言機器翻譯系統可即時翻譯客戶和網際網路上之任何資料訊息,目前已發展的語言包括英中、日中以及繁簡,未來將增加更多種的語言選擇。

傳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織體系:

  • 創辦人
    總經理邊國維博士畢業於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專攻自然語言處理、資訊檢索、人工智慧以及機器翻譯。邊博士所開發之全世界第一套適用於網際網路的多語言自動翻譯及跨語言檢索系統,經過學術網路的長年使用,曾獲國內外多家媒體報導,深受好評。
  • 核心成員—
    傳譯網科技的技術團隊主要來自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及中央研究院,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已有多年之研發經驗,並於國內外相關領域發表過數十篇論文,亦長期和國內外相關學術機構及廠商保持密切之經驗交流,充分掌握尖端技術和未來趨勢,目前成員約10位。
  • 顧問群—
    傳譯網科技擁有陣容堅強之顧問群,包含台灣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等,提供最先進技術之諮詢與合作。

傳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度重要記事:

  • 1996年推出全世界第一個線上翻譯網站
  • 1997年發表全世界第一篇線上翻譯架構論文(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學會會議)
  • 1998年推出全世界第一個跨語言資訊檢索網站
  • 1999年創設了傳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0年再度創造了中文網路技術新紀元-知識探索- (一套自動學習、分析、分類、聯想、摘要的知識管理系統)
2.公司專利及技術介紹

傳譯網科技(股)公司的產品簡介如下:

  • 文件關鍵詞標示系統
    採用人工智慧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閱讀文件內容後,自動判定並標示文章中有意義的關鍵詞,作為檢索之標的。系統閱讀的資料量愈多,學習到的關鍵詞則愈多,所標示的關鍵詞則益形豐富。
  • 超連結自動生成系統
    系統會針對文件關鍵詞所標示的詞彙自動建立超連結,使用者點選由系統自動標示的詞彙後,聰明的電腦寶寶會根據使用者所選擇的關鍵詞執行搜尋動作,搜尋結果也可以是客戶預設的該詞彙連結網頁。不僅可以引發使用者的相關興趣,還提供一個友善的介面讓使用者輕鬆閱讀所有重要的相關訊息。
  • 智慧型搜尋引擎
    結合自然語言處理和資訊檢索技術開發的智慧型搜尋引擎,除具備一般全文檢索功能之外,更有聰明的過濾機制可避免一般全文檢索時,結果過多的困擾。使用者可以選擇「依相關度」、「依日期」或「依主題」三種不同的排序方式輸出資料。特別是「依主題」排序方式可以更精準,找到相關的資料。

此外,「熱門查詢」模組每五分鐘會統計檢索流量,整理出搜尋次數最高的熱門關鍵詞供使用者參考。

  • 主題分群系統
    系統會自動將客戶的文件資料,依照各主題分門別類後置於同一群組,讓使用者可以一次找齊同一主題的相關文件。配合搜尋系統,也可以將使用者檢索的結果依主題動態分類,讓使用者一次獲得更多的相關參考資訊,節省找尋及瀏覽網站的時間。
    如應用在新聞網站,可以將跨媒體、跨日期、跨類別的同一新聞事件報導,清楚地整合在同一個頁面。亦可建立單一主題的專題報導,持續追蹤後續發展。
  • 文件分類系統
    系統自動將文件依客戶所訂類別,如:財經、旅遊、科技、政治、民生消費等進行分類。客戶只需事先將部分資料分類後,交由系統學習,系統可依訓練資料自動學習產生分類規則,此後待建置之資料即會依此規則自動分類。
  • 自動摘要系統
    系統閱讀文件資料後,以自然語言技術分析並擷取文件重點,進而產生單篇摘要。或在相關文件分群的資料中自動分析各篇文件,進而產生多篇彙整摘要。如此一來,使用者可輕鬆利用本系統閱讀文件重點,篩選那些是需要深度閱讀的參考資訊,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閱讀。特別是自動摘要系統的閱讀介面以浮動內文的方式呈現,提供各文件的摘要,讓使用者不必換頁即可預覽所有重點。換言之,游標指到那兒,該則資訊的摘要即會自動浮現,十分適合短時間閱讀大量資料的使用者。
  • 翻譯引擎
    這是一套伺服器端的翻譯系統。經由伺服器端的線上跨語言機器翻譯系統,使用者不需安裝任何軟體,可即時翻譯網際網路上之任何資料訊息。目前我們已發展的語言包括英中、日中以及繁簡。我們也計畫在不久的將來增加更多種的語言選擇,提供更多語的網際網路即時線上翻譯。
  • 網站快取引擎
    本系統乃用來暫存應用程式之結果,可以降低程式被重複執行的次數,讓整體系統的回應加快。不僅可改善動態網頁產生之效率,更特別適用要求快速回應與高負載的網站。
3.進駐育成中心獲得之協助或優勢

傳譯網科技(股)公司於1999年進駐國立台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進駐之初主要以空間、設備及人力的需求為主,而技術支援的部分,原本期望能獲得學校老師及研究生的協助,但所獲得的支援卻與當初預期有相當大的落差,而由於該公司的技術團隊成員主要來自國立台灣大學資工所及中央研究院資訊所,所以本身即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並能充分掌握尖端資訊技術,故技術的研發工作皆由該公司自行開創,育成中心僅提供少量的諮詢服務。

而後,隨著該公司研發成果的完成、產品上市,並在產業界獲得良好的反應及迴響,該公司亟需擴大編制以應需求時,育成中心卻無法提供適當的空間援助,期間該公司也曾多次積極向育成中心洽談擴大空間的可能性,育成中心亦允諾協調校方各相關單位,將閒置的空間提供給廠商使用,但經過冗長的協調程序,最後仍無法提供支援,這期間的人力、物力、時間成本浪費,形成該公司較大的困擾,亦突顯育成中心的運作,乃遵循學校之運行模式,許多的事務需透過層層申請程序,而如此漫長的作業程序,往往無法配合產業界的腳步,更無法在最急需協助的時刻,提供適時的奧援,而造成一般中小企業在進駐育成中心後,發覺與進駐前的預期有顯著的落差。

4.實施專利商品化之過程

傳譯網科技(股)公司在研發初期,雖沒有正式進行市場需求評估,但基於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知識管理系統的需求日益,加上歐美國家亦行之有年,便積極開發適用於中文網路技術的一套自動學習、分析、分類、聯想、摘要的知識管理系統,在產品推廣的過程中,由於並沒有事前的行銷規劃,所以沒有特別擬定商品化策略,商品化的推展乃藉由多方摸索,試圖尋找出較適合該產品的推廣方式,曾經透過育成中心舉辦的發表會或自行舉辦的研討會的方式,來進行商品的宣傳、推廣,但其成效有一定的限度,無法大幅提昇商品的知名度及銷售量,故傳譯網科技(股)公司大抵還是以傳統業務員開發業務為主要的方式,並透過加值經銷商、系統整合商、其他類型的資訊業者的招募,來進行經銷通路發展;然這些策略亦仍在嘗試開發階段,該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如何將商品推展出去的關卡。

5.實施專利商品化所面臨的問題

國內的知識管理尚處於起步階段,雖然瞭解其重要性,但並未積極建設,尤其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一般企業將重心著重在業務績效,更是忽略內部知識管理的建置,致使知識管理系統推廣較困難,另外承如上述,面臨較大的問題是行銷面的問題,因為公司內部的組成人員皆為專業的技術研發人才,在技術層面上面對客戶的需求或技術的突破,皆可迎刃並展現強大的研發能量,但在行銷規劃、財務管理方面便相形薄弱,公司針對這個弱點,亦積極尋求外界專才的協助,但在有經驗的行銷專業人才難尋的情況下,這個問題便成了商品化過程一直存在且急需解決的難題了,而這個問題也是一般中小企業,在完成研發的階段後最常面臨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難題,傳譯網科技(股)公司與其它進駐廠商一樣曾經尋求育成中心的協助,但而由於育成中心的人力、資源亦有限,所以無法針對廠商不同屬性、不同產品,來進行個別的專案協助規劃與輔導,雖然育成中心輔導廠商的過程中,會安排專家諮詢與輔導,針對企業問題把脈、對症下藥,但因一年僅安排一次,所以無法配合廠商解決問題的時程需求,故往往流於形式,無法達到協助廠商排除問題的目的。另外,育成中心亦會針對行銷相關議題召開研討會,但由於有時研討較學術性或個案分析的解說適用較大型的企業,故亦無法讓中小型的企業從中獲得實質的幫助,而這樣往往形成育成中心瞭解廠商的需求,但又無能力協助突破的情形。

6.執行專利商品化需具備的能力
  • 技術研發能力—
    對產品有研發能力,才能確實掌握產品的定位及品質管制,並針對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如此才可增加產品及公司本身之競爭力,這是最基本需具備的能力。
  • 財務管理能力—
    必須有能力做整個公司的營運及財務管理,如此才能全盤性擬定公司的方針,及產品的定位發展。
  • 業務行銷能力—
    業務的成敗攸關公司整體的營運,可說是非常重要且具關鍵性的環節,有計畫性的行銷規劃,讓業務推行更順暢,是實施商品最化過程不可或缺的能力。
7.成功達成專利商品化之重要因素
  • 需求評估:
    新產品研發前的評估工作,應做好技術可行性、技術需求性、市場範圍及競爭對手的評估,如此才能確認產品的基本定位,並依據可行性的分析,來判斷該產品的研發與否,有了事前較嚴謹的評估動作,相對可減低商品化過程中的阻力,讓商品化過程較順暢。
  • 目標客戶:
    除了需求評估外,先確認目標客戶的存在,亦是重要的前置工作,目標明確便能做出具體行銷規劃,亦可針對目標客戶的需求進行產品改良,以利產品更貼近市場的需求。
  • 產品定位:
    要成功達成商品化,產品本身的定位亦是重要關鍵因素,需要先將產品與市面上之產品做區隔,並突顯其特色,如此才能增加產品的競爭力。
  • 價格策略:
    產品推出之初,可參考市售相仿產品的價格,再依本身產品與目標客戶的特性而制訂有競爭性的價格。
  • 健全組織體系:
    一個穩健的公司體制,可取得客戶對產品的信任,也是產品最佳的保證書。
8.運用何種策略使專利權達到最大效益
  • 業務人員之訓練:
    業務人員是公司對外的一線人員,業務的營運攸關公司整體的運作,故前線人員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加強產品專業知識的養成,行銷的能力亦是重點。
  • 建立經銷商體制:
    通路的發展是傳譯網科技最重視的方向之一,傳譯網科技將募集加值經銷商、系統整合商及其他類型的資訊業者建立經銷網絡,並提供最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多元化的促銷方案、訂定優惠的經銷商辦法,以及各種配套措施-包括教育訓練、業務支援、售後服務支援…等等策略,來完善經銷體制,期待透過活力充沛、經驗純熟的通路經銷,能開發更廣大的企業客戶群。
9.如何運用外部專業資源提高專利商品化成功機率
  • 曾經聘請於國內知名的公關公司,進行產品行銷規劃、推廣,但僅達成有限的效果,與預期的效益有大幅度的落差,故目前的行銷規劃,皆由公司的成員集思廣益自行推展。
  • 除了經銷網絡的經營模式,未來將朝著學術與機關團體合作的模式發展,先期以致贈軟體系統予學校及機關團體免費使用的方式,除了拓展產品的知名度,也讓各單位機關透過使用瞭解產品的特性,進而刺激需求、拓展未來市場。
  • 參加育成中心舉辦之發表會,除了與育成中心保持聯繫外,亦可開拓新的行銷通路或尋覓新的合作伙伴。
  • 公司自行舉辦知識管理相關研討會,邀請學校教授擔任講師,除了宣導知識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並教導出席企業如何做好公司內部之知識管理,另外亦針對產品系統作介紹,讓各企業瞭解公司產品的優越性,進而刺激需求、拓展市場。
10.給其它發明人在專利商品化過程中的忠告
  • 準備創業初期,工作團隊的成員即應具備技術、行銷、管理的人才,如此才能讓每一個階段的執行工作完成後,能順利銜接,公司的整體營運各個部門環環相扣,若公司的營收無法平衡,在後階段要尋找專業的人才加入工作團隊,這樣的機會反而更難,所以建議在最初之時,即組織好擁有各專長的成員,如此才能降低商品化執行的困難度。
  • 承如之前所述,事前的市場評估工作非常重要,不但要針對技術可行性、技術需求性、市場範圍及競爭對手做評估,更要清楚界定產品的定位,如此才能精準掌握公司的發展方向。
11.對政府制訂專利商品化輔導機制的建議
  • 希望政府能提撥預算,每年定期舉辦不同產業別之研討會,從最基礎的專利申請程序、專利說明書之撰寫…等開始,逐步深入每個產業的相關議題,並規劃整套有系統的中小企業扶植計畫,讓有心投入產業發展的人,可以有一個初步追尋的方向,而不致於浪費人力、時間、金錢成本在這些基礎的事務上,而可專心投入研發工作,進而促進台灣產業的蓬勃發展。
  • 商品化的輔導可以提早從學校教育即開始,可辦理校園宣導研討會,邀請產業界的人士分享經驗,讓有心投入研發產業的學生,提早接觸產業的訊息,並在學生時期即對專利申請、專利說明書的撰寫…等有基礎的概念,並可激勵學生在求學階段即開始從事研發工作。
  • 除了辦理校園宣導活動外,建議未來學校可參考國外的作法,將產業實習列入必修課程,讓學生對產業的動態較清楚,並將學校所學與實務做對照、應用,另外亦可增進學校與產業間的互動,也讓學校瞭解產業的需求,進而在教學上較貼近產業。
  • 政府對軟體業的重視與否,影響到該產業未來的發展,目前政府對軟體業的投入,遠低於其它產業(如:生技產業),期望未來政府能多投入資金扶植軟體產業發展,並以實質獎勵從事研發的中小企業,如此台灣才能脫離代工、落實綠色矽島的理想。
  • 針對育成中心的建議如下:
    1. 育成中心的資源有限,無法輔導中小企業成長為大企業,僅提供片段需求的協助或空間培育,沒有一套長期輔導的政策及資金支援,建議政府應協助育成中心發展,將目標設定在長期培育中小企業形成大企業,除了技術輔導支援外,對於管理、行銷方面亦應加強協助,而結業後的後續追蹤輔導及技術再創新開發,也應列入必要的輔導機制,將來企業成長後依據成長的比例,提撥回饋金給育成中心,如此便可形成正向的循環,並發展出一套健全的育成制度,並讓育成中心的功能及角色真正發揮出來,並創造育成中心的價值與品牌,讓進駐的廠商能獲得實質的助益。
    2. 學校對育成中心的重視與否,往往影響育成中心能提供的資源多寡,而目前國內的育成中心一般都流於形式化,未能將學校的資源與產業真正結合,廠商進駐後所獲得的協助有限,大體而言仍要靠自己完成設定的目標,另外由於學校較重視教授的學術研究,故致使教授通常都將心力發揮在研究上,擔任育成的委員通常亦為形式化,未來若能將教授擔任育成中心指導教授的研究列入昇等評鑑項目裡,或許可改善這個問題。
    3. 育成中心舉辦研討會的目的,在提升廠商相關的知識、技能,並促進訊息之交流,但在舉辦前若能進行廠商需求調查,再依據需求規劃議題,相信研討會發揮的作用將更深入、更切重需求;另外,由於育成中心的資源來自學校,故提供的協助有時學術理論氣息較濃厚,與產業有距離,無法貼近產業的需求。
    4. 廠商進駐育成中心,由於公司及產品屬性不同應適用不相同的輔導模式,但目前育成中心的運作模式,是以制式化的方法來進行,沒有特別針對產品的性質,開發不同的專案輔導機制,而由進駐廠商來配合、適應該輔導機制,如此的方式較欠缺彈性,亦無法彰顯公司及產品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