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月刊305期

113.5 智慧財產權月刊 VOL.305 83 專利制度對產業智慧財產發展策略的影響 —以工研院為例 專利法公布80 週年特集 質言之,歸納目前臺灣產業面對智慧財產議題的最大挑戰,個人以為,外部 強敵環伺固然情勢嚴峻,但關鍵還是在於企業本身的思維及經營模式51。倘若從 事智慧財產的主其事者與服務業者,多加善用現有之政府、公協會及科研法人資 源,以較低成本適當展現企業投資智慧財產的成果,甚至以國內若干成功廠商為 範例,增強企業主投資智慧財產的信心,或為臺灣產業改變的契機52。 二、發展與契機 最壞的時代,往往也是最好的時代。國際專利大廠與NPE挾其資源肆虐騷擾 臺灣廠商,也因而淬鍊我國提升法制環境並於實戰中培養具有豐富經驗的優秀專 業人才及企業。 多年來,臺灣科技產業歷經慘烈國際智權訴訟洗禮,已培養一群具有豐富實 戰經驗的專業人士與團隊,並已開始轉守為攻,迭傳佳報53;這些在專利商戰中 存活並茁壯的企業,不但建構高品質的智慧財產,更活化專利資產,運用智慧財 產為企業獲取豐厚營收,足以做為許多臺灣有志企業與智財業者之典範54。 臺灣廠商雖然多因受限於營運規模及經濟效益,尚未能普遍建立人才與系統 完備的智權法務團隊,但近年已開始善用公會組織、聯盟社團,以及研發型法人 機構的平台及資源,相互分享與合作,甚至對外打群架;當可做為智慧財產多元 應用的可行模式,實值產學研各界推廣並支持55。 51 周延鵬律師對於臺灣智慧財產的文化和品質的評論甚多,言詞懇切,頗值我輩參考與自省。 可參氏著「虎與狐的智慧力」,頁18 至頁40;以及頁372 至頁407,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2006 年3 月第一版。並可參氏著「一堂課2000 億」,頁34 至頁48,商訊文化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初版。 52 以開放的心態運用外部的智慧財產與資源,是確立自身機構智慧財產策略的一項重要作法。 請參:John Palfrey,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P.3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2. 53 劉尚志、陳在方編著,臺灣科技產業:美國專利訴訟30 年之回顧,頁190,以及第五章與第 六章個案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6月初版。 54 請參註20 諸多實際案例。另,創智公司(IP Bank)暨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IP SIG」專家 所屬企業亦多為營運智慧財產有成之企業。請參創智公司網站:http://www.ipic.tw/consultants (最後瀏覽日:2024/01/02)。 55 陳玉鳳,同註27。另,可參考:王鵬瑜,建構智權金三角,打贏專利戰,i 創科技,https:// itritech.itri.org.tw/blog/golden-triangle_patent-war/(最後瀏覽日:2024/01/01)。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