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維修免責條款再進化──以歐盟法院最新判決與政策動向為中心

歐盟在西元2001 年完成共同體設計規則之立法後,「維修免責條款」的適用範圍與主張方式始終渾沌未明,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條款涉及龐大的政商利益,導致立法過程相當曲折。該爭議終在2017 年12 月20 日歐盟法院取得重大突破,分析結果顯示,「維修免責條款」的適用範圍與主張方式可歸納如下:(1) 「複合產品之零件」涵蓋任何裝配在複合產品,並可拆解與重組之零件,且必須以最終使用複合產品為目的,而得以觀察到者。(2) 複合產品之零件必須以「維修複合產品而重建其原始外觀為目的」,排除因個人偏好、方便或美感考量實施零件設計權之行為,此外複製品除商標外,必須與裝配在複合產品的零件原始外觀相同。(3) 欲主張「維修免責條款」者,複合產品之零件製造商與配銷商必須遵守「注意義務」。
- 相關連結: https://www.tipo.gov.tw/public/AttachmentORG/239%E6%9C%9F-%E8%AB%96%E8%BF%B0%E4%B8%80.pdf
- 智慧財產局刊登日期: 107.11
- 本網站刊登日期: 2018/11/1
鋼鐵高爐碳中和專利趨勢分析
鋼鐵電弧爐碳中和專利趨勢分析
醫藥化合物之顯而易見性探討──以羥二氫嗎啡酮與羥二氫可待因酮為例
探討仿單於藥品適應症侵權認定所扮演之角色──以專利連結相關訴訟研析
專利連結制度下學名藥廠的挑戰及機會──由智慧財產法院民事判決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