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 2021年技術趨勢報告:輔助技術

  • 《聯合國世界人口趨勢報告[1]》指出,目前全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數的9%,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不斷增加,據聯合國預估,2030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3%、2050年將達到23%,屆時老年人口將達到15億之多。

    隨著全球人口結構朝向高齡化發展,銀髮商機轉動新興經濟引擎,高齡照護的需求崛起,也帶動更廣大的輔助技術應用發展。鑑此,WIPO於近期發布「WIPO 2021年技術趨勢報告:輔助技術」(WIPO Technology Trends Report 2021: Assistive Technologies),探討該項技術目前全球專利發展趨勢與技術商品化之可行性及未來前景。

    本篇時事報導將重點摘譯「WIPO 2021年技術趨勢報告:輔助技術」,以使我國發展高齡化產品、輔具等相關產業業者或投資人,可以掌握全球輔助技術之發展概況,進一步結合本身之技術優勢,挖掘值得投入之新方向,甚至促成跨域整合,帶動產業技術升級,將我國打造成世界輔具智能研發新樞紐。

     

    壹、輔助技術及整體發展趨勢介紹

    WIPO 2021年技術趨勢報告將輔助技術區分為「傳統輔助技術」與「新興輔助技術」兩大類進行探討,並將技術再劃分為「溝通(Communication)」、「認知(Cognition)」、「環境(Environment)」、「聽覺(Hearing)」、「移動性(Mobility)」、「自我護理(Self-care)」、「視覺(Vision)」等技術領域進行專利布局之研析。

    在傳統輔助技術中,全球專利布局數量最高為「移動性」技術,該項技術之專利家族數計有63,245件,占整體傳統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52%,遙遙領先其他技術領域;第二大技術領域是「環境」技術,專利家族數計有21,326件,占整體傳統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18%;「聽覺」技術位居第三,專利家族數計有14,198件,占整體傳統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12%。其他包括「視覺」、「溝通」及「自我護理」專利家族數分別為8,133件、6,899件、6,410件,各技術領域分別占整體傳統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7%、6%、5%;在傳統輔助技術中,「認知」領域之專利家族數僅有1,416件,與其他技術領域專利布局件數落差甚大。

  •  

    • 圖 1、傳統輔助技術領域專利布局概況 
    •  
    •  

    在新興輔助技術中,以「聽覺」領域之專利家族數量最高,計有4,968件,占整體新興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32%;「移動性」居次,專利家族數為4,526件,占整體新興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29%;「視覺」專利家族數有3,036件,為新興輔助技術中第三大技術領域,占整體新興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19%。另外,「溝通」與「環境」專利家族數分別為1,599件、1,157件,分別占整體新興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10%及7%。在新興輔助技術領域中,「自我護理」專利家族數最少,僅有497件,占整體新興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量的3%。

    • 圖 2、傳統輔助技術領域專利布局概況 
  •  

    此外,WIPO亦就輔助技術之整體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報告指出,新興輔助技術主要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高科技技術進行應用發展,近年專利申請成長速度是傳統輔助技術的3倍,年均增長率達17%,其重要的技術衍生產品包括:高階助行器(平衡輔助設備和智能手杖)、高階假肢(神經假肢、智慧3D列印假肢)、高階輪椅(自動駕駛輪椅、輪椅控制)和外骨骼(全身外裝、下身和上身外骨骼及其控制)等。此外,新興技術主要集中在「移動性」、「聽覺」、「視覺」和「溝通」四大領域;值得注意的是「移動性」技術,該領域之專利申請量在傳統及新興輔助技術中,都是成長最快的焦點技術。

  • 貳、傳統輔助技術領域發展趨勢與重點資訊

  • 一、認知(Cognition)
    1.               根據統計,全球有將近3,560萬人患有失智症,隨著人口老化,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等認知障礙疾病的人數將會不斷上升,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出各式各樣幫助認知障礙的患者的輔助產品,像是從簡單的時間管理產品,如:數位日曆、GPS行動定位、穿戴式裝置,幫助患者降低日常生活的困難以及提升照護人員服務品質。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認知技術領域的專利家族數共計1,416件,來自全球36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781件、美國252件和日本236件位居前三名,而中國大陸的申請件數為美國的3倍。

      • (二)重要技術項目:以「藥物分配和管理」技術領域為大宗,計有596件,占傳統認知輔助技術總申請量的42%;其次依序為「鐘錶」404件,占29%;記憶支持產品205件,占18%;時間管理產品142件,占10%;計時器97件,占7%;計算功能28件,占2%。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認知技術是傳統輔助技術中,最晚興起的一項技術領域,約有70%的專利是在2010年之後提出申請。2010至2019年間已公開的專利申請量由49件增加為126件,成長率為157%,其中以「藥物分配與管理」成長幅度最大,2013年至2017年間的年均成長率達10%。
      • (四)申請人類型:申請人以企業為最大宗,占傳統認知輔助技術總申請量的53%,顯示此領域商業活動活絡;個人占30%,學術研究單位則占17%。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日本精工集團(Seiko Group)的傳統認知輔助技術專利申請量為21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美國Honeywell計有16件、台灣鴻海精密12件、日本松下及韓國三星各有11件。       
  •  
  • 圖 3、傳統輔助技術領域專利布局概況  
  • 二、溝通(Communication)
    1.             「溝通」涉及多種能力的使用,包括言語、聽覺、視覺、運動能力(手勢)及認知輔助領域等,因此促進溝通能力的科技可專注於一項或是多項領域的研發,以幫助溝通能力受到限制的人們。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 1998至2019年間傳統溝通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6,899件,來自全球43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2,610件、美國2,480件和日本1,702件位居前三名。中國大陸和美國在傳統溝通輔助技術的申請量占比分別為38%及36%,成為兩大技術領導國。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傳統溝通輔助技術領域中,以「特殊軟體及服務」為最大宗,計有4,064件專利家族數,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59%;其次依序為視覺傳達1,745件,占25%;「聲音通訊:語音輸入」751件,占11%;「開關和輸入設備」535件,占8%;「聲音通訊:文字轉語音」506件,占7%。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1至2016年間仿真軟體的申請量以四倍速度成長,占「特殊軟體和服務」技術領域一半以上;此外,語音輸入相關的申請量在此期間的年均成長率達到39%。
      • (四)申請人類型:企業為最主要的申請人,申請量占整體傳統溝通輔助技術的64%,個人占25%,學術研究單位則占10%。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美國IBM以149件申請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日本松下115件、韓國三星113件、日本NEC 82件、美國微軟77件。     
  •  
  • 圖 4、傳統輔助技術領域-溝通專利布局概要
  • 三、環境(Environment)
    1.               傳統的「環境」輔助技術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四大領域:家庭和工作場所、休閒娛樂和體育、一般環境垂直移動(樓梯升降椅、輪椅移位機等)。透過科技改善環境讓更多行動不便的人能夠更獨立的生活。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 1998至2019年間傳統環境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21,326件,來自全球51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8,399件、日本6,017件和美國2,768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傳統環境輔助技術領域中,以「家庭/工作場所輔助技術和設備」申請量最多,計有14,470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68%;其次依序為「文化、娛樂和休閒輔助技術」2,985件,占14%;警報2,660件,占12%;垂直可達性輔助產品1,558案,占7%。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垂直可達性輔助產品專利申請量的年成長率達41%,是傳統環境輔助技術中,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
      • (四)申請人類型:個人之申請量占45%,企業占44%,學術研究單位則占10%。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日本松下以282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日本Toto 158件、日本積水化學(Sekisui Chemical)116件、日本東亞合成(Toagosei)97件、英國Stannah Stairlifts 91件。      
  •  
  • 圖 5、傳統輔助技術領域-環境專利布局概要
  • 四、聽覺(Hearing)
    1.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5%的人口聽力受損,聽覺輔助相關技術從17世紀的助聽器到現今的數位助聽器,已成為成熟技術領域。傳統聽力輔助技術主要包括:非植入式助聽器和感應線圈,以及植入式助聽器,例如:人工耳蝸。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 1998至2019年間傳統聽覺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14,198件,來自全球47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美國7,126件、中國大陸5,299件和歐洲專利局3,751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傳統聽覺輔助技術領域中,以助聽器和感應線圈申請量最多,計有10,381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73%;其次依序為訊號產品3,771件,占27%;隱藏字幕設備740件,占5%;影像口譯服務161件,占1%;唇語28件,占0.2%。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眼鏡式助聽器和觸覺式助聽器的申請量年均成長率分別為10%和20%。影像口譯服務自2000年來年均成長率也達到16%。
      • (四)申請人類型:在傳統聽覺輔助技術中,企業申請量占75%,個人占17%,學術研究單位則占8%。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來自丹麥和新加坡的WS Audiology以1,188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瑞士Sonova 846件、丹麥Demant 527件、澳洲Cochlear 441件、丹麥GN Group 333件。      
  •  
  • 圖 6、傳統輔助技術領域-聽覺專利布局概要
  • 五、移動性(Mobility)
    1.             喪失部分或全部身體活動能力的人,光是在美國估計就有4,070萬人,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移動的挑戰,移動輔助技術能夠幫助這些人獨立移動、操控物體或是實現自主旅行的目標。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傳統移動性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63,245件,來自全球56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25,972件、美國16,575件和日本10,902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傳統移動性輔助技術中,以矯形器為最大宗,計有19,921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31%;其次依序為助行器16,967件,占27%;輪椅配件12,391件,占20%;輪椅7,006件,占11%;助行器配件5,339件,占8%;改變身體位置或抬升的配件4,757件,占8%;假肢4,024件,占6%;其他移動設備和移動配案3,430件,占5%;站立框架和站立支撐528件,占1%。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助行器配件之申請量年均成長率為14%,是移動領域成長最快速的技術。
      • (四)申請人類型:以個人為大宗,占移動性輔助技術總申請量的44%,企業占43%,學術研究單位則占13%。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前五大申請人以日本Toyota 462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冰島Össur 448件、德國Ottobock 380件、日本松下232件、美國英維康(Invacare) 219件。     
  •  
  • 圖 7、傳統輔助技術領域-移動性專利布局概要 
  •  
  • 六、自我護理(Self-care)
    1.             自我護理輔助技術用來幫助使用者能在日常生活正常活動,例如:飲食、穿衣、如廁等,幫助其獨立生活,也降低照護者的負擔。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傳統自我護理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6,410件,來自全球45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2,589件、日本2,181件和美國735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傳統自我護理輔助技術中,以無障礙服裝申請量最多,計有3,186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50%;其次依序為無障礙飲食裝置1,358件,占21%;失禁產品825件,占13%;用於修指甲、足部和頭髮/面部護理的輔助產品550件,占9%;牙齒保健490件,占8%;性活動輔助用品57件,占1%。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失禁產品是目前年均成長率最高的技術領域,達68%;此外,無障礙服裝於2013至2017年間年均成長率也達到7%。
      • (四)申請人類型:以個人為最大宗,占傳統自我護理輔助技術總申請量的59%,企業占31%,學術研究單位則占9%。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日本王子製紙(Oji Paper)以99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日本嬌聯(Uni-Charm)47件、日本花王(Kao)35件、日本松下27件、日本大王製紙(Daio Paper)26件。    
  •  
  • 圖 8、傳統輔助技術領域-自我護理專利布局概要
  • 七、視覺(Vision)
    1.             某種形式的視力障礙,目前全球有2.53億盲人或中度至重度視力障礙者,並且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人數正在逐漸上升中。傳統視覺輔助技術的發展包括:眼鏡、放大鏡、濾色器等,或是點字設備、觸覺設備等,幫助人們克服視覺障礙。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傳統視覺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8,133件,來自全球53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4,089件、美國2,260件和日本1,995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傳統視覺輔助技術中,以眼鏡申請量最多,計有4,251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52%;其次依序為觸覺設備2,241件,占28%;放大鏡1,329件,占16%;互動產品396件,占5%。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互動產品申請量年均成長率達27%,此外,觸覺設備年均成長率也達14%。
      • (四)申請人所屬領域:在傳統視覺輔助技術中,企業申請量最多,占54%;個人占35%,學術研究單位則占10%。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日本精工集團(Seiko Group)以158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法國依視路(Essilor)140件、日本豪雅光學(Hoya)129件、美國嬌生108件、美國IBM 68件。    
  •  
  • 圖 9、傳統輔助技術領域-視覺專利布局概要
  • 參、新興輔助技術領域發展趨勢與重點資訊

    • 一、溝通(Communication)
      1.             新興溝通輔助技術主要在於感官替代輔助科技與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的技術發展,相較於傳統溝通輔助技術利用文字轉換語音、眼控技術幫助視力或聽覺障礙者進行溝通,新興溝通輔助技術則是加入了物聯網功能,發展出社交平台、遊戲等,提升溝通互動的多樣化型態,幫助用戶更好的融入社會。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新興溝通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1,599件,來自全球39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618件、日本及美國各298件、韓國262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新興溝通輔助技術中,以導航設備1,093件最多,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68%;其次依序為感官替代輔助236件,占15%;腦機介面175件,占11%;智慧助手128件,占8%。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感官替代輔助技術年均成長率達71%,是成長最快速的領域。用於控制電腦的腦機介面技術及導航設備年均成長率也分別達到20%和18%。
        • (四)申請人類型:以企業為最大宗(占47%),個人占27%,學術研究單位則占25%。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美國IBM以32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日本松下16件、日本NEC 14件、日本日立(Hitachi)11件、日本東芝(Toshiba)和日本三菱電子各10件。      
    •  
    • 圖 10、新興輔助技術領域-溝通專利布局概要
    •  
    • 二、環境(Environment)
      1.           智慧家庭是新興環境輔助技術重點發展的領域。隨著物聯網和雲端運算技術成熟,亞馬遜Alexa和Google Home智慧型助理產品問世,智慧家庭不再只是討論議題,而是具有可靠和高效的技術解決方法,也促進輔助科技利用智慧科技讓產品提供使用者更聰明的反饋或是行為預測等服務。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 1998至2019年間新興環境傳統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1,157件,來自全球34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713件、美國214件和日本178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新興環境輔助技術中,以智慧家庭及配件504件最多,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44%;其次依序為輔助機器人439件,占38%;智慧城市273件,占24%。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環境領域是在整體新興輔助科技中,成長最快速的領域,2013至2017年間年均成長率達42%,而在環境領域中又以陪伴機器人(年均成長率55%)以及垂直移動技術(年均成長率52%)為最熱門技術領域。
        • (四)申請人類型:以企業(占54%)為大宗,學術研究單位占23%,個人則占21%。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日本松下以19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日本豐田15件、中國大陸重慶柚瓣家12件、日本索尼(Sony)和中國大陸寧波市晶杰國際物流各11件。    
    •  
    • 圖 11、新興輔助技術領域-環境專利布局概要
    • 三、聽覺(Hearing)
      1.             新興的助聽技術包括耳內植入物、非侵入性產品(如骨或軟骨傳導)以及其他先進技術,像是自動唇讀和手語轉換到語音和文字。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新興聽覺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4,968件,來自全球40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美國2,379件、中國大陸2,088件和WIPO 1,498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新興聽覺輔助技術中,人工耳蝸以2,266件,占此技術領域組申請量的46%;其次依序為非侵入性骨傳導1,774件,占36%;手勢轉換語音和文字500件,占10%;中耳植入物242件,占5%;聽骨置換植入物和假肢145件,占3%;高階助聽器90件,占2%;自動唇讀44件,占1%;聽覺腦幹植入物(ABI)35件,占1%;軟骨傳導34件,占此技術領域的1%。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非侵入性骨傳導申請年均成長率達31%,手勢轉換語音和文字技術領域年均成長率也有24%。
        • (四)申請人類型:以企業(占72%)為大宗,個人和學術研究單位則各占13%。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澳洲Cochlear以507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瑞士Sonova 494件、奧地利MED-EL 236件、瑞士Novartis 79件、中國大陸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69件。     
    •  
    • 圖 12、新興輔助技術領域-聽覺專利布局概要
    • 四、移動性(Mobility)
      1.             新興移動性輔助技術包括了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利用各項技術克服限制並為使用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性,像是新興的移動輔助產品可以學習使用者的步態、找到使用者的位置,或是讓全身癱瘓的使用者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能夠駕駛輪椅。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傳統移動性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4,526件,來自全球41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2,266件、美國1,236件和WIPO 917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新興移動性輔助技術中,高階假肢申請量最多,計有1,993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43%;其次依序為高階助行器963件,占21%;高階輪椅859件,占19%;外骨骼846件,占19%。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高階輪椅的申請量年均成長率為34%,是新興移動性輔助技術中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高階假肢和外骨骼的年均成長率也分別達到24%;而在高階假肢中,又以3D列印假肢/矯形外科技術成長最快,年均成長率達89%。
        • (四)申請人類型:以企業(占44%)為大宗,學術研究單位占34%,個人則占19%。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日本Toyota以62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日本本田(Honda)52件、中國大陸清華大學47件、韓國三星46件、中國大陸上海交通大學40件。     
    •  
    • 圖 13、新興輔助技術領域-移動性專利布局概要
    • 五、自我護理(Self-care)
      1.           自我護理新興技術以使用AI、物聯網和連接等資訊技術研發穿戴式設備及健康監測產品為趨勢。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新興自我護理輔助技術專利家族數共計497件,來自全球29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中國大陸290件、美國106件和韓國76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新興自我護理輔助技術中,健康和情緒監測(穿戴設備和非穿戴設備)申請量最多,計有262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53%;其次依序為智慧紙尿褲95件,占19%;智慧配藥和管理93件,占19%;餵食助理機器人47件,占9%。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健康和情緒監測設備是近期最活躍的專利申請領域,2010年以後的已公開申請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77%。此外,2013至2017年間,非穿戴設備(例如:智慧地毯、鏡子和平台)和可穿戴設備(例如:智慧手環、虛擬實境耳機、智能服裝和鞋墊)年均成長率分別為38%和26%。
        • (四)申請人類型:以企業(占50%)為大宗,個人占29%,學術研究單位則占20%。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美國Google以13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中國大陸柳州億望科技5件、韓國國家康復中心4件、美國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4件、美國嬌生4案。
    •  
    • 圖 14、新興輔助技術領域-自我護理專利布局概要
    •  
    • 六、視覺(Vision)
      1.         新興的視覺輔助技術包括植入式,需要手術或其他醫療程序和非侵入性技術兩大類,雖然眼部植入物已經使用於治療視覺障礙數十年,然未來新興技術將朝向更精密的功能發展。
        • (一)主要專利申請國/地區:1998至2019年間新興視覺輔助技術領域專利家族數共計3,036件,來自全球44個專利局,前20大專利局中以美國1,665件、WIPO 1,079件和中國大陸978件位居前三名。
        • (二)重要技術項目:在新興視覺輔助技術中,人工水晶體申請量最多,計有1,323件,占此技術領域總申請量的44%;其次依序為人工矽視網膜/視網膜假體654件,占22%;智慧眼鏡340件,占11%;皮質植入物293件,占10%;擴增實境裝置236件,占8%;伸縮鏡頭114件,占4%;人工眼100件,占3%;手部穿戴裝置51件,占2%;虛擬實境裝置49件,占2%;人工虹膜20件,占1%。
        • (三)成長最快速的技術領域:2013至2017年間具有感測器的人工水晶體專利申請量年均成長率達48%,擴增實境及人工矽視網膜/視網膜假體也分別以38%和35%的年均成長率增加。
        • (四)申請人類型:主要申請人領域以企業58%為大宗,學術研究單位占24%,個人則占16%。
        • (五)主要專利申請人:美國Second Sight Medical以223件位居第一,其次依序為俄羅斯S. Fyodorov Eye Microsurgery Federal State Institution 159件、美國嬌生130件、愛爾蘭愛力根(Allergan)101件、瑞士愛爾康(Alcon)80件。
    •  
    • 圖 15、新興輔助技術領域-視覺專利布局概要
      • 肆、從「技術成熟度」探討新興技術發展概況與前景

      •     根據報告中專家評估輔助技術各項技術成熟度的結論,新興技術似乎介於概念驗證和最小可行產品階段之間。在高階假肢的肌電控制和輪椅控制(移動性)、環境控制助聽器(聽力)、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和人造視網膜,及VR/AR穿戴設備(視覺)、智慧助手和導航設備(溝通)、智慧家電(環境)和藥物管理和智能尿布(自我護理)等技術最接近完全商品化的產品。
      • 圖 16、新興輔助技術相關專利技術成熟度分析圖
        •         為分析未來市場主要應用之新興輔助技術商品化發展現況,在報告中,將新興輔助技術之相關專利依據「技術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分為概念階段(Research concept)、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最低可行性商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及商品化階段(Commercial Product)四個層次。就WIPO之分析結果,目前新興輔助技術相關專利主要集中於「最低可行性商品」階段,占所有新興輔助技術專利案的58%,分布於此階段之專利只需稍加改良或發展,便可進入商品化階段;另外,有18%的專利已經進入商品化階段,顯示新興輔助技術現有之專利,商品化程度高,市場應用將熱烈展開。
        • 圖 17、新興輔助技術-商品化程度分析圖

伍、結語

我國長期以來在ICT及科技產業擁有資源優勢,近年更在醫材、輔具發展上融入高科技技術,在智能型輔助技術、提升高科技居家照護系統等領域已有相當成果,加上衛福部推動「長照2.0」政策時,亦將輔具納入長照給付項目,在輔助技術的發展上市場需求大、前景可期,透過掌握全球技術動態,並結合本身之技術優勢,促成跨域整合,帶動相關產業之技術轉型與升級,讓我國成為世界輔具智能研發新樞紐之夢想據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