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專利的角色在可持續發展技術的開發和佈署的爭論有所依據,歐洲專利局(EP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自2009年起密切合作,就減緩氣候變化技術(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CCMTs)的申請趨勢進行了一系列的共同研究,2015年12月初公布最新的報告「歐洲的減緩氣候變化技術-專利和經濟數據的證據」。研究報告顯示,1995年至2011年間,全球CCMTs相關發明增加了5倍,而歐洲是低碳發明的領先地區。
聯合國副秘書長暨UNEP執行董事Achim Steiner表示,氣候變遷確實是當今的全球性挑戰之一,影響全球每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所有面向,這個報告就歐洲對CCMT開發和散播的貢獻提供明確和周詳的說明,希望這些豐富數據可提供有用的意見來進行建設性政策辯論。
EPO局長Benoit Battistelli說:「對抗氣候變遷全球性挑戰的新技術是迫切需要的,該報告顯示,配合推動減緩氣候變化技術的明確立法和政策,專利制度可支援該領域的研究、發展和創新,並且促進貿易、投資流及移轉這些新技術至其他地區。」
綠色技術發明崛起
這份報告在與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巴黎會議(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 COP21)一起舉辦的永續創新論壇(Sustainable Innovation Forum)中發表,報告中發現,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CCMTs發明的數量已穩定成長,這表示實施減緩氣候變化政策已刺激CCMTs創新,低碳發明的成長明顯高於其他技術,目前占全球所有發明近6%,而1995年占2%。京都議定書簽訂後制定的公共政策,在鼓勵歐洲的CCMTs發展似乎特別成功,其結果是,過去數十年來,歐洲GDP的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已下降達30%,自2000年以來是世界已開發地區中最低的。
CCMTs市集
該報告顯示,歐洲是邁向低碳經濟體的技術進步領先者之一,此區域產出占全球將近5分之1的低碳發明,在高價值發明(具較高經濟潛力,在一國以上受專利保護的發明)方面,歐洲約占5分之2。歐洲在所有CCMT領域的發明貢獻相當大,大多數的發明是屬於乾淨能源和運輸類,其次是建築;若與其他領域相較,歐洲自1995年以來在CCMT技術已日益專精,目前已是全球低碳技術先進地區。
細看歐洲國家
歐洲6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技術發明占全歐洲85%,排名第一的德國占全歐洲CCMT發明將近一半,其次是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典和西班牙。以經濟規模論,德國仍然領先,接著是瑞典、法國、芬蘭、奧地利和丹麥,其他包括希臘和葡萄牙CCMT技術的專業程度亦頗高。
歐洲的低碳貨品交易亦很旺盛,在該報告的分析期間,歐洲是CCMT產品的最大進口者和第二大出口者,同時也是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CMTs的主要來源地區,投資範圍遍及各大洲。研究報告顯示,跨國專利申請和CCMTs的外商投資關係密切,透過這些管道帶動了CCMTs的全球技術移轉。
綠色技術全面性資訊來源
專利趨勢和統計可對技術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且重要的早期指標,為回應積極參與氣候變遷議題的組織的需求,EPO已為緩和氣候變化技術的相關專利文件建置了一個專用標記機制,大幅增加文件透明化,讓使用者可更容易利用EPO的免費資料庫;另外如與專利統計工具(如EPO的PATSTAT)搭配,可以畫出可持續發展技術地圖,找出趨勢及提供事實和證據作為政策和企業決策的依據,EPO最近剛完成CCMTs的專利分類機制,包括能源、碳排與建築的低碳發明、運輸、廢棄物和智慧電網,目前資料庫收納280萬筆關於可持續發展技術的專利文件,是全球最大的低碳技術單一資料庫。
相關連結: 歐洲專利局 , http://www.epo.org/news-issues/news/2015/201501208.html
聯合國副秘書長暨UNEP執行董事Achim Steiner表示,氣候變遷確實是當今的全球性挑戰之一,影響全球每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所有面向,這個報告就歐洲對CCMT開發和散播的貢獻提供明確和周詳的說明,希望這些豐富數據可提供有用的意見來進行建設性政策辯論。
EPO局長Benoit Battistelli說:「對抗氣候變遷全球性挑戰的新技術是迫切需要的,該報告顯示,配合推動減緩氣候變化技術的明確立法和政策,專利制度可支援該領域的研究、發展和創新,並且促進貿易、投資流及移轉這些新技術至其他地區。」
綠色技術發明崛起
這份報告在與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巴黎會議(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 COP21)一起舉辦的永續創新論壇(Sustainable Innovation Forum)中發表,報告中發現,自1997年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CCMTs發明的數量已穩定成長,這表示實施減緩氣候變化政策已刺激CCMTs創新,低碳發明的成長明顯高於其他技術,目前占全球所有發明近6%,而1995年占2%。京都議定書簽訂後制定的公共政策,在鼓勵歐洲的CCMTs發展似乎特別成功,其結果是,過去數十年來,歐洲GDP的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已下降達30%,自2000年以來是世界已開發地區中最低的。
CCMTs市集
該報告顯示,歐洲是邁向低碳經濟體的技術進步領先者之一,此區域產出占全球將近5分之1的低碳發明,在高價值發明(具較高經濟潛力,在一國以上受專利保護的發明)方面,歐洲約占5分之2。歐洲在所有CCMT領域的發明貢獻相當大,大多數的發明是屬於乾淨能源和運輸類,其次是建築;若與其他領域相較,歐洲自1995年以來在CCMT技術已日益專精,目前已是全球低碳技術先進地區。
細看歐洲國家
歐洲6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技術發明占全歐洲85%,排名第一的德國占全歐洲CCMT發明將近一半,其次是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典和西班牙。以經濟規模論,德國仍然領先,接著是瑞典、法國、芬蘭、奧地利和丹麥,其他包括希臘和葡萄牙CCMT技術的專業程度亦頗高。
歐洲的低碳貨品交易亦很旺盛,在該報告的分析期間,歐洲是CCMT產品的最大進口者和第二大出口者,同時也是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CMTs的主要來源地區,投資範圍遍及各大洲。研究報告顯示,跨國專利申請和CCMTs的外商投資關係密切,透過這些管道帶動了CCMTs的全球技術移轉。
綠色技術全面性資訊來源
專利趨勢和統計可對技術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且重要的早期指標,為回應積極參與氣候變遷議題的組織的需求,EPO已為緩和氣候變化技術的相關專利文件建置了一個專用標記機制,大幅增加文件透明化,讓使用者可更容易利用EPO的免費資料庫;另外如與專利統計工具(如EPO的PATSTAT)搭配,可以畫出可持續發展技術地圖,找出趨勢及提供事實和證據作為政策和企業決策的依據,EPO最近剛完成CCMTs的專利分類機制,包括能源、碳排與建築的低碳發明、運輸、廢棄物和智慧電網,目前資料庫收納280萬筆關於可持續發展技術的專利文件,是全球最大的低碳技術單一資料庫。
MyEPO Portfolio完成第二階段試行,EPO邁向全面數位化專利流程
歐洲專利局與擁有101億歐元預算的歐洲創新委員會聯手推動歐洲突破性創新
英國智慧財產局新專利服務將於2024年上路
歐洲專利局推出「消防平臺」提供森林火災防救技術專利資訊
歐洲專利局:走向無紙化專利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