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智慧製造推手—校園創新創業團隊之專利布局思維


 

創業家是驅動產業創新的領航者,為鼓勵大學校園中優質的研究人力投入創新創業,各校紛紛設立育成中心或提供創業資金,協助有創意、創新研究的學生可以成功創業,讓校園中充沛的研究成果真正嘉惠產業,使技術/專利得以商品化!此外,為了鼓勵優質研究人才投入產業服務,長年以來政府相關部會,陸續推動各項育成加速機制或研發服務公司(RSC)等計畫,讓大專院校中豐富的專利/技術資源,可以投入產業應用,為產業創新注入動能。

此次,專利商品化成功案例訪談公司,是由大學實驗室中師承一脈的碩博士生所共組新創團隊,在這一個團隊的帶領下,積極投入智慧製造技術之產業化研發,許多傳統塑膠射出成型工廠中的機器設備,擁有連結網路的能力,且能將各種生產數據上傳雲端平台,並經過大數據運算,使工廠管理者即時掌握生產製造各環節的量化數據,作為生產管理決策制訂之參考,藉以提升生產績效、降低成本,讓傳統工廠轉型為智慧化的新一代工廠。

在這個個案中,智慧製造創業團隊的領導人、也是案例公司創辦人—曾家彥博士於我們訪談創業過程中,解說新創企業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結合內外部資源,在技術與專利上持續發展,且於即將火熱發展的智慧製造產業中,建立經營基石。

前瞻技術如何加速產業應用,「創業」是重要渠道

大學是前瞻技術的創生地,更是帶動創新技術發展的基地,但大學實驗室產出之學術研究,在投入產業進行大量應用時,需配合實際之產業環境進行技術難題的解決。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需要長時間與大量人力的投入,更需要一個懂技術、又有意願面對產業挑戰的團隊,挑起技術/專利商品化的重任,讓前瞻研究成果可以克服種種挑戰,真正在產業上落實應用。

曾博士在就讀研究所期間,與指導教授、實驗室伙伴們投入傳統塑膠射出成型設備之物聯網研究,且申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進行技術探討,建立發展架構,完成該項研究成果的專利申請。而此項技術在智慧製造上具有高度市場潛力,因此曾博士與研究團隊,便在學校育成中心的輔導下,成立新創公司,而此公司也以有償方式承接了「智能化射出成型系統及其方法」技術與專利,展開商品化之工作。

曾博士在學校期間,所從事的研究主要在探討射出成型機具如何透過物聯網技術,將機台上的各項數據上傳雲端,並進行數據分析。新公司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將該技術完成產業化,讓塑膠射出成型機台藉由工業物聯網技術,蒐集生產數據,完成生產數據之預測,如此一來,管理者便能掌握各產線之工期、機台零組件耗損更換率等,進行生產流程之改善,提升生產管理效益。

在技術產業化的過程中,曾博士發現智慧製造中,生產數據蒐集是一切運用的開端,但當時產業中,傳統射出成型機的所有機台生產數據,都需仰賴人工進行抄寫,缺少資訊化的解決方案,而這個技術缺口當時在產業上尚無相關業者投入,若能即早投入布局,便能建構一標準化、可大量推廣的服務模式,並在市場上大展身手,建立公司長久經營的利基。因此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曾博士便離開該學校孵育的公司,展開二次創業、成立案例公司,並專注在射出成型機台之資料採集、資料分析及生產管理。

從上述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大學之學術研究在進行商品化的過程中,除了解決技術上的困難外,產業需求與市場層面也是經營者需要衡量的經營課題,為了讓企業可以永續經營是重要議題,經營者得依據技術、產業與市場的特性如何,選擇較佳的經營方式,始能打造經營根基。

智財策略需「因地制宜」,維持企業技術競爭實力

2017年展開二次創業的曾博士,由於先前在技術發展與產業接觸中,累積了不少經驗,且對於未來公司要發展之技術、產品與市場定位明確,為了讓創業資金獲得最有效的應用,案例公司採取「輕成本」策略。

曾博士在技術的研發上,由於長期在「射出成型」與「數據分析」技術上已有相當之實務經驗,因此新公司在技術發展上,雖持續發展射出成型機之生產數據分析,但也與學校及前公司之技術與服務上做出區隔,他們專注發展資料採集技術,運用大數據分析,產出各項生產情報,讓工廠生產可以即時進行生產流程改善,提升管理績效。

在這個輕成本的策略下,為了快速進入市場,曾博士認為並非所有的技術都要自行發展,若能引入外部優質技術,在時間有限、研發人力有限的情形下,可以讓產品服務更加健全,滿足客戶需求,擴大市場版圖。不過,這樣是否會阻礙公司建構核心競爭力呢?曾博士也跟我們分享了案例公司對於專利布局之實務觀點:

  1. 1.企業創立初期—透過外部合作,進行專案技術授權

           公司創立時期,企業資源有限、市場發展狀況未明朗,此時透過技術合作、專利授權是較佳的處理方式,一來可以降低專利申請及維護的成本,二來也可觀察技術與市場動向,思索公司技術如何切入,於技術、市場成熟時,迅速進行專利布局。

           在與外部技術合作的過程中,案例公司利用共同接案方式,迅速滿足對各傳統工廠場域變化多端之需求情境;若是透過此模式合作時,案例公司便會與技術合作廠商,針對專案進行技術授權,例如:產業若有生產數據預測需求時,便可選擇與曾博士前公司進行合作,且以專案方式進行技術授權,讓案例公司可以加速整合不同技術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

  2. 2. 企業穩定發展期—針對核心技術進行專利布局

           在企業創立初期,公司透過內外部資源整合,發展屬於公司自有的核心技術,此時為了長久經營、打造企業競爭力,在企業開始邁入穩定發展時,專利布局便會成為必要的重點工作。

           為何會選擇在此階段加速專利布局呢?曾博士說到,這是一種策略性的考量,專利的布局與公司的型態、發展方向、可公布的技術內含有關,為了發展成屬於公司的專利能量,並維持與學校之信任關係;因此,他選擇在累積更多產業實作經驗與Know-How後,在公司腳步站穩時,將其中有專利價值的部分提出專利申請。

「研發補助計畫」是技術突破與專利產出的最佳觸媒

校園對於研發與專利知識養成到底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從案例公司中,我們見證了大專院校是養成學生執行研發專案與專利知識的重要園地。

企業在技術發展過程中,資金需求度高,為了扶植企業之技術與營運發展,經濟部下轄之技術處、工業局、商業司、中小企業處等,提供各種研發或市場應用補助方案,惟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因規模偏小,較難騰出人力來瞭解並配合政府專案申請與計畫管考作業,導致企業無法獲取政府相關資源的協助。

但目前國內投入創新技術商品化的團隊中,許多都是由大學的研究生團隊所組成,而這些新創團隊在學校中經常與指導教授一同申請、執行政府相關之研發補助計畫,因此對於政府計畫並不陌生,且在計畫執行中也需配合計畫要求,完成相關技術之專利申請,有這些經驗的累積,相較於一般中小企業,他們更懂得如何善用政府資源。另一方面,在校園中也有許多專利課程,讓學生們可以學習專利知識,若學生有機會執行政府研發補助計畫時,就有機會參與申請專利,透過這樣的實務訓練,讓他們可以掌握專利申請的要訣。

曾博士說道,政府研發補助計畫是公司進行技術突破的重要門道,在申請政府計畫的過程中,公司必需要有創新性的研發構想,並對於未來市場、商品化需有明確之規劃,方能獲得計畫審查委員會的認可,爭取到相關補助;在獲得計畫補助後,公司也需依計畫時程達成各項研發目標,迫使公司即使業務再繁忙,也不得不加緊腳步完成各項技術開發,並配合計畫要求完成專利布局,讓技術產出時同步完成專利之申請。

申請政府計畫對於新創公司而言好處多多,因此曾博士在成立案例公司後,也積極申請各類政府輔導計畫,一來可以降低資金面之研發風險、二來也可以督促公司不斷創新讓技術往前邁進,築高技術門檻。

結合政府政策,「商品化」事半功倍

「智慧機械」為政府五大產業創新政策之一,案例公司以塑膠射出成型工廠智慧化技術為發展主軸,在商品化的過程剛好搭上此一政策順風車,帶動公司之成長。

曾博士說到,根據他在產業中多年之觀察,2014年以前國內產、學、研界對於智慧製造仍相當陌生,但在政府政策引導下,各界開始認識、關注智慧製造,這兩年產業對於智慧製造之接受度升溫,但是中小型企業受限於資金考量,態度仍呈現保守;但隨著政府提出更基礎性的智慧機上盒(Smart Machine Box,SMB)輔導計畫,讓傳統工廠可以在導入設備聯網、生產管理可視化與智慧化應用時,獲得政府資金挹注,這樣的措施讓許多有意願智慧化轉型的中小企業敞開心胸,開始轉變。

在這樣的機緣下,去年開始許多傳統射出成型工廠的經營者願意嘗試智慧化生產。曾博士說,製造業經營者們最關心的課題便是如何在不投入大量資金的情形下,進行製造環境的改變,帶動生產效率提升、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在SMB計畫推出後,藉由政府給予經費上的補助,中小企業客戶接受度大增,下單的決策時間也縮短了,讓案例公司在客戶開發上,可以更加精準地瞄準有意願的客戶達成合作共識,創造政府、受輔導廠商與案例公司三贏的完美結局。

結語

天時、地利、人和是創業最好的環境,在智慧製造政策驅動下,曾博士與創業團隊們承襲過去在校園中專精的射出成型技術與智慧化工廠概念,在2年前成立新公司,一步一步地進行技術再創新,並實踐技術與專利商品化;在創業過程中,案例公司積極爭取政府資源,讓公司在研發上持續精進,打造公司競爭力。時至今日,隨著市場日漸成熟,案例公司也預期在今年度持續壯大研發團隊陣容、並積極推動專利布局,希冀能夠在長久耕耘與經營策略的轉變,在智慧製造市場中取得經營優勢,創造永續經營的利基!

 

受訪人:曾家彥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