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利技術+速度」在Apple生態圈成功創造競爭優勢!


 

 

專利能否成功商品化,與該項技術之技術價值(技術支持能力)、智慧財產權應用價值(智財授權、商業化能力)、商業價值(市場需求力度)及產品利潤等息息相關。本次受訪的專利商品化成功案例公司,創業團隊憑藉著「技術」與「速度」,獨創 iPhone拍照空間擴增技術,讓蘋果迷可以簡單備份iPhone、iPad中的照片,無須再擔心手機容量,可以盡情留下每個美好回憶,因此在市場上獲得熱烈的迴響,並於美國、我國群眾募資平台受到高度關注,打響市場知名度,成功實踐專利技術商品化,也在Apple生態圈中創造獨有的競爭優勢。

在本次訪談中,案例公司創辦人—陳良信執行長大方地跟我們分享產品創新研發、群眾集資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點點滴滴,讓國內有意投入軟硬整合的創業人做為開創新事業的參考!

長期深耕Apple生態圈,軟硬整合打造技術獨特性

案例公司陳執行長,長年來以創客身份(Maker,參註1)協助國內硬體廠商進行軟體開發,創業團隊也多為蘋果迷與資訊科技人,他們長期以來關注Apple產品發展,對於Apple周邊產品之相關技術規範及產品策略相當熟悉,2014年當Apple釋出外接儲存裝置技術規範時,創業團隊便快速發展出外接儲存裝置傳輸技術。

「軟硬整合技術能力」是我們的核心能量,陳執行長在訪談時說道。一般而言國內廠商多只具備軟體或硬體單方面的技術,整合則多需要委外,所以較難同時掌握軟、硬體的完整技術核心,而陳執行長多年來一直為硬體廠進行軟體設計開發,且熟稔Apple高達上千頁的技術文件,因此方能憑藉累積的經驗,從中嗅到新商機,待Apple釋出新技術規範時,即投入新產品的設計。

陳執行長回想2014年研發設計第一代產品口袋相簿時,由於當時iPhone手機、iPad儲存空間相當小,許多使用者往往無法盡情拍照,為了解決使用者的痛點,在Apple釋出外接儲存裝置技術相關規範後,具備軟硬體開發能力的創業團隊便全力投入研發,自行開發客製IC晶片,成功將產品推出市場。

另一方面,除了軟硬技術的專業外,要販售Apple周邊產品,最重要的是產品必須通過Apple官方嚴格的MFi認證。MFi (Made for iPhone / iPad / iPod)全球認證商標,對於蘋果迷來說是「產品品質」的保證,對於Apple周邊配件製造商而言則是「技術能力」的最佳證明。在嚴苛的MFi認證中,廠商需要通過完整的產品計畫審核與產品測試審核後才能取得MFi商標授權,進行技術開發或生產製造。案例公司研發的商品,在通過層層關卡後取得MFi認證,不僅為公司提供了最佳的技術證明,也對品牌價值提升有相當正面的助益。

群眾募資平台,開展產品市場能見度

創業團隊在產品即將完成設計之際,成立了案例公司並前往全球最大募資平台KickStarter進行募資,此行雖獲得了6萬多美元的資助,但主要目的則放在「產品發表」,以技術吸引美國市場的注目;次年3月該產品則在國內貝殼放大群眾募資平台進行集資,並於45天內寫下當時募資金額最高、贊助人數最多的紀錄。

陳執行長回憶著當年大膽前往美國KickStarter募資一事,他說道,在國外募資時,原本希望可以透過該平台快速讓消費者看到產品,無奈事與願違,由於募資平台的新奇產品相當多,若要從中脫穎而出,需要投入大量的廣告、媒體行銷等以引入人潮,而當時公司甫成立,資源相當有限,幾經努力始達成設定目標;但在此過程中,卻因緣際會得與國內群眾募資顧問公司結識,在其協助下,2015年於國內募資平台以「產品預購」形式再次進行募資,並於6週內獲得26000餘贊助人6600萬的贊助資金,此波活動更讓案例公司受到媒體高度關注,帶動產品與公司形象的正面提升。

案例公司藉由國內、外兩波群眾募資讓市場看到了案例公司的品牌與技術,除了帶動商品的銷售外,國內外大廠亦紛紛尋求技術移轉。陳執行長回首募資之路,他認為群眾募資對於產品行銷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是難以長期地維持企業營運周轉與滋養品牌形象,除非是行銷/貿易類型的企業,他們較能不間斷地推出商品、深化支持者對於品牌的認識;若是一般創業者,想透過群眾募資開拓市場或籌集營運資金,他則建議自「國內」募資平台出發是較好的選擇,積累了足夠資金與能力,站穩腳步後,再走向國際,可讓募資之路更為平順,達成集資的夢想。

專利保護技術為優先,以「技術+速度」拉大與競爭者差距

案例公司一成立便發動群眾募資,產品與技術迅速在市場上受到矚目,但那要如何確保產品不被競爭對手抄襲呢?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智慧財產權」是不二法門。

陳執行長提及,在公司技術創意成形之際,便與專利事務所合作,規劃商標與專利的申請策略,因此在產品推出同時,便已提出商標與專利申請案,讓公司及產品的商標可以獲得保護、技術得以保障。

在專利申請上,案例公司主要以發明專利進行技術保護,透過與專利事務所多方討論,案例公司的技術發展與專利申請以「不侵犯他人技術、保護公司技術」為原則。因此,案例公司在進行產品研發時,除了遵循Apple的MFi規範外,研發團隊也會查詢Apple公司的美國專利,避免因為無心之過,誤觸專利地雷。

不過,在專利面上,陳執行長也提及新創企業資源相當有限,如何進行「專利布局」與「提升專利品質」是最大挑戰。他說,新創企業的人力、資金大多投入於技術研發或市場擴展,因此在專利布局上大多僅能以國內為主;至於在技術發展過程中,如何尋找有價值的技術、申請專利保護,讓專利成為企業技術攻防的利器,困難度是相當高的。另一方面,申請外國專利的審查時間長、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欲以專利保護產品緩不濟急,故陳執行長也向智慧局請益如何解決此問題。

對於此情形,智慧局建議案例公司在進行專利申請前,可以先查詢美國、歐盟之相似技術專利,並與專利事務所溝通,集結公司內部研發團隊之力,從技術突破者、競爭者的角度逆向思考:公司提出之專利是否有容易被攻破之處?何處需加以技術與專利撰稿上的補強?如何提升專利的技術保護力?至於外國專利審查時間長的問題,企業可先在國內提出專利申請,再於優先權期間內向他國專利局提出申請案,待國內專利案核准後,便可透過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PH)制度,加速國外專利之審查。

案例公司除了思索如何透過專利保護核心技術外,現階段陳執行長則認為,秉持技術本質、持續加速創新、保持「技術領先性」是與市場競爭者保持距離的必要策略,未來也將致力透過智慧財產權為技術加值,建造堅強的智權防禦堡壘。

開放技術授權,化身iPhone空間擴增技術供應商

案例公司一路走來,秉持初衷,以「創新技術」為蘋果迷創造美好的使用體驗。在產品設計上,貫徹Apple一貫精神,將功能、產品設計包裝極簡化,讓使用者可以輕鬆簡單使用,無須額外學習。就好比口袋相簿的設計,只單純提供照片檔案的備份,使用者只需將它安裝於手機上,透過視覺化的APP介面引導,便可輕鬆完成備份。而在開發新產品時,亦秉持同樣原則,發展可直接與Apple電源插頭結合的輕巧裝置,讓使用者在充電的同時,便可同步進行照片備份。

至於消費端希望口袋相簿能夠同時備份視訊、聲音或其他類型的各式檔案,案例公司則認為,增加這些擴充功能將使產品複雜化,幾經思考,案例公司還是決定落實減法哲學,不做功能擴充,以保持產品的單純性。而面對功能擴充的需求,則是採技術授權方式,授予其他公司發展相關產品,迄今向案例公司取得技術解決方案授權者,已出貨超過40萬件。在這些技術被授權者中,許多公司是透過募資平台、展覽認識了案例公司的產品與技術,有部分則是由MFi製造廠或通路商協助引薦,完成技術授權,這些都讓案例公司的iPhone空間擴增技術可以在其他業者的產品上多元應用,放大技術價值性。

結語

當熱愛科技、熱衷實踐的創客變身新創公司後,還能持續秉持初衷、堅持技術創新,不被企業經營壓力打敗,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案例公司便是這樣的一個典範案例,經營團隊除了堅持技術創新外,也極度渴望透過智慧財產權為企業打造堅強的防禦堡壘。案例公司在技術研發過程中,積極與專利事務所溝通,尋找值得專利保護的技術,建構專利布局網,是他們持續努力的目標,我們也期待案例公司在創新技術發展過程中,可以逐步完成專利布局,讓技術透過專利擴大價值,成為Apple生態圈獨一無二的iPhone空間擴增技術領頭羊。


註1:自造者(又稱Maker、創客),Maker概念來源於英文Maker和Hacker兩詞的綜合釋義,它是指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以分享技術、交流思想為樂。(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受訪人:陳良信 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