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使用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

「舊觀念、新組合」 創新巧思專利保護


個案簡介

1950年臺灣光復初期,全台處於物資匱乏、電器設備尚未普及的年代,電視、吊扇、電扇、冰箱等電器是大戶人家才有能力購置的高檔用品,此時位於臺中的本次受訪廠商率先全國做起電扇生意,為家庭空間帶來清新、涼爽的舒適感,是電扇走入家庭、成為家庭必備電器之市場先驅。

這家屹立臺中「葫蘆墩」66年的臺灣第一大通風換氣設備工廠,從早期的吊扇、立扇、桌扇發跡,更以自創品牌外銷各國,由於對於通風換氣技術熟悉,公司持續技術突破,開發出全國第一台自行研發產製的多功能浴室暖風機、全熱交換系統等各式通風換氣設備,且成為國內通風換氣設備的指標性廠商,其新品推出速度快,成為業界產品發展領先指標,展現該公司不斷研發、精益求精的精神!

這一家持續追求技術創新的企業,在研發時也不忘利用「商標」、「專利」保護公司產品的永續經營,該公司商標註冊起源於1958年,1980年開始也投入專利申請且年年有產出,是我國傳統產業中少見的奇葩,現任總經理劉嘉哲先生理更是堅持以「創新」和「品質」來贏得消費者的好口碑,堆砌優質產品形象,讓公司經營恆久永續。

「品牌命名」哲學—眼光要深遠

該公司出產的通風換氣設備在國內具有高知名度,其品牌名稱恰恰呼應了產品希望帶給消費者涼爽、舒適的形象,如此的品牌名稱聽起來相當國際化,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對於此品牌命名,劉總經理感到小小的遺憾。回顧公司創立初期,電扇產品在國內銷售,並註冊商標進行保護,之後為了擴大市場,產品開始外銷各國,公司給電扇產品起了新的名稱,而當時商標法仍允許以「地名」註冊,故在國內也順利取得商標權;隨著商標法規的演變,地名成為不得註冊商標的項目之一,而該品牌名稱也無法順利在各國取得商標註冊,為此劉總經理動起重整品牌名稱的想法,但與公司董事會據理力爭後,董事會仍認為不宜變更在市場上已有相當知名度之品牌名稱,因此名稱便一直沿用至今。

何謂好的品牌名稱呢?劉總經理認為,一個好的品牌名稱應該以深遠眼光去思考,且能全球通用。雖然通風換氣設備的產品仍維持以原名行銷市場,但在發展「藝術吊扇、燈具」等產品線時,便開創了另一品牌,取義大利文「風」及「空氣」的意思,並輝映產品與義大利精品一樣具備時尚美感與極致工藝的形象,讓品牌形象加分。

除了好的品牌名稱外,「品質」是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的不二法門。劉總經理說通風換氣設備是關心性很低的耐久性消費財,消費者對於此類產品的注意度不高,往往是有需求時才開始關注,對於這樣消費型態,公司的行銷策略是「品牌價值來自於消費者認同,以優質品質創造好口碑」,若消費者身邊有親友需要通風換氣設備時,消費者便成為最佳產品代言人;此外,在網路發達的現今,案例公司也加強「關鍵字搜尋」的廣告曝光,甚至規劃拍攝一系列短片,上傳至YouTube分享,讓品牌慢慢滲入消費者心中,一旦消費者有選購需求時,便可產生品牌連結,成為潛在顧客。

為「設計巧思」築專利牆,拉長產品生命線

劉總經理說,通風設備領域的技術多為「昔知技術」,因此在技術發展上多以「局部改良」為主。他表示「創新」是「舊概念、新組合」,並且勉勵同仁「心中有顧客、創意自然來」,時時刻刻想著客戶需求,從現有產品、技術進行創意的延伸。

案例公司開發的「飛碟型燈具吊扇」便是創新的代表作,劉總經理說燈具結合吊扇並非新的技術,要進行專利保護可能性低,但是這項產品的巧思在於「吊扇葉片可伸縮至燈具上方」,在吊扇不使用時它便是一盞吊燈,若要使用吊扇,葉片才會從燈具上方伸展出來,這就是「舊概念、新組合」的概念,透過這樣的結構、外型設計,便可申請專利進行產品保護。

而案例公司專利申請的方式,主要是隨著研發過程,端詳每一設計環節是否具有獨特性,方進行專利申請;劉總經理說,公司是中小企業,產品必須不斷推陳出新,若是採用「完整專利佈局後才生產、上市」的方式操作,將使產品上市期程拉長,失去市場競爭力;故「且戰且走」的方式較適合公司的營運方式。

至於「專利」是否能真正保護產品呢?劉總經理表示,專利是在搶時間點,避免競爭對手先提出申請,導致公司研發成果無法上市,形成重大損失;另一方面,若是同業有意模仿,專利也有遏阻作用,讓有意仿冒者需要花費時間迴避專利,避免直接踩到專利地雷。因此透過專利保護,也可讓產品在市場上銷售時間拉長,降低被同質產品取代的風險。

面對專利訴訟,蒐集證據沈著應對

案例公司經營60餘年來,技術一直保持領先精進,面對激烈的產業競爭,也曾遭受競爭對手以專利訴訟,試圖逼退案例公司產品退出市場之事件。

老字號的案例公司對於通風換氣設備技術的發展早已瞭若指掌,面對專利訴訟劉總經理提到,首要的是先審視專利是否真的侵犯他人權利,若無侵犯事實便是蒐集證據,在法庭上見真章。在案例公司的專利訴訟實例中,對方提出的訴訟爭點在於「風道」,而此項技術全球各大廠早已使用多時,屬於昔知技術,因此在最後辯論時,劉總經理便購買了市面上多家大廠的產品到法庭上展示說明,最終法庭判決「和解(原告方自付訴訟費用,被告方未侵權)」終了此樁爭端。

對於專利的投資,劉總經理認為是買保險的概念,專利申請、維護費用相較於研發投入的模具、行銷、庫存成本、應收帳款等可謂是相當小額的費用,因此他也鼓勵經營者應該眼光長遠,以專利保護技術,避免被同業惡性競爭;不過一般中小企業經營者,對於專利信心度不佳,寧可把專利費用轉嫁到產品廣告上,等到同業抄襲產品時,才大嘆失策。

對於這樣的情形,劉總經理與我們分享了從事鞋業好友遭遇產品抄襲的經歷。劉總經理的好友從事鞋業設計製造,為了提升產品能見度,在雜誌上刊登了長期廣告,但因為產品銷路佳,後來變成為同業抄襲的對象、且抄襲者取得了專利權,反過來控訴好友公司侵權。此時該位好友前來尋求劉總經理的協助,劉總經理向抄襲者主張好友公司產品研發在先,且有雜誌廣告為證,若抄襲者不能友善解決紛爭,其專利權便將遭遇「舉發」的命運,此舉讓劉總經理順利為好友取得該家公司專利無償授權,讓產品免因專利糾紛下架,造成經營損失。

產學合作汲取新技術,尋找發展新方向

案例公司長年來專精於通風換氣設備、燈具技術研發,為了讓產品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舒適的環境,案例公司也積極嘗試開發新技術。

案例公司多年前開始與交通大學合作研發「空氣清淨」技術,在長期合作下,公司從交大研發團隊身上學習到新的技術理論,並將理論開發為原型機測試,踏踏實實地吸收新技術,並從中吸收該技術領域的相關知識,辨識空氣清淨技術的優劣。案例公司秉持「學技術」的精神,渴望將所學應用到新一代的產品上,讓產品功能、品項多元化,發展新經營方向。

一般言而,與學術單位合作雖然可以降低研發成本,但也可能發生的是研發期程延長、或技術因研究生畢業無法延續的窘況。對於這樣的情形,劉總經理的想法是公司與學校合作,主要以發展新技術方向為目標,與公司現有產品、技術進行區隔,因此對於現有產品發展並不影響,抱持「學習」的心態,公司可以獲得更多新知識,刺激構思未來產品的藍圖。在與交通大學合作的過程中,公司也申請專利保護該項研發結晶,儲備日後發展新產品的能量。

專利事務所專業度,身繫企業智權成敗關鍵

案例公司專利提出申請時,並非固定一家事務所合作,透過不斷嘗試與新的事務所合作,營造競爭氣氛,以保持事務所的專利產出品質。

劉總經理提到,與多家事務所合作,主要是分散風險的概念,讓公司的研發技術全貌、商業機密不被特定對象所掌握,而且在事務所服務公司的過程中,保持戰戰兢兢的狀態,有利於公司專利品質的提升。

對於專利事務所提供的服務,劉總經理提出了他獨特的見解。劉總經理認為事務所除了提供國內專利申請服務外,其國外代理夥伴之專業度也相當重要,當公司欲至他國提出專利申請時,若當地的事務所可以就當地法令,提出專業建議,強化專利的保護性,提升企業在國外專利佈局的品質,甚至若在國外遭遇專利爭議時,該代理機構能給予專業協助,才是事務所應有的服務品質,若有專業團隊的支持,企業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才能夠周全。

結語

案例公司身為傳統產業的中小企業,在通風設備產業屹立不搖迄今66個年頭,是國內相當有歷史的企業。超越一甲子的經營,公司研發不斷創新,並以品質打造產品價值、累積好口碑,維持優質品牌形象;同時,經營者也能以長遠眼光思索品牌、專利的佈局,嚇阻惡意競爭者的干擾,打穩企業永續經營之根基。在此番訪談中,我們見識到一家企業若要長久經營,經營思維便要遠大,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不被時代所淘汰!

受訪人:劉嘉哲 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