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重「侵略」與「防衛」專利,打造產品競爭力

案例公司研發與智權緊密結合,兼重「侵略」與「防衛」專利,完整保護研發成果。(潘副總(右)與研發智權團隊合影)

個案簡介

您有想過市面上各形各色的寶特瓶是怎樣生產的嗎?又是什麼樣的機器,每分鐘可以生產400支寶特瓶,在全球每年6億支寶特瓶需求中,成為亞洲地區知名的吹瓶機(即製造寶特瓶的工具機)供應商呢?身處傳統產業一員的案例公司,在技術研發上的思維與專利布局的能量讓人相當驚艷,憑藉完整的專利布局下,在產業中打造堅強競爭力,獲得經濟部「中堅企業」殊榮,也是撐起我國經濟的幕後英雄。

早年案例公司在技術轉型過程中,曾遭遇日本大廠的專利訴訟,讓案例公司在專利布局上有著格外深刻的體會與思維。細數案例公司申請的專利,國內外高達近2百件,兼顧「侵略型」與「防衛型」,這些專利是抵擋競爭者不肖抄襲的茅與箭,也是公司早年防禦國外大廠侵權訴訟的盾牌,更是成為該產業龍頭的關鍵。


受訪人潘副總經理是案例公司創始元老之一,從公司技術轉型、經歷日本大廠侵權訴訟、智權布局、產學合作等經驗細說從頭,剖析經營面的長遠思維。讓我們體會要成為產業標竿,除在技術上持續精進外、智權保護更是不可少,唯有研發與智權的緊密結合,才能打造企業在技術上的獨特性,創造競爭優勢。

面對智權爭議,醞釀研發及智權布局能量

台中地區是精密工業發展的聚落,案例公司成立初期,以精密機械產銷為主,其後由於中國的低價競爭,公司決心踏入「吹瓶機」市場領域發展,開拓新的經營商機。在踏入嶄新的技術領域後,案例公司取經日本技術,著手吹瓶機技術發展;但由於1990年代,國內智慧財產權觀念仍薄弱,因此也未能即時著手專利的申請。在吹瓶機上市不久後,受到市場青睞,因此遭來日本大廠的侵權訴訟,此一智權爭議案歷經11年之久,也讓公司經營階層瞭解到「智慧財產權」對於公司技術、市場經營的重要性。

為了解決這起智權爭議,案例公司大量蒐集國外產業技術文獻及相關技術專利,並請工研院、金屬中心等研究機構,針對案例公司尋找到的國外相關專利,產出技術評估報告,透過專利舉發、異議,證明對方提出訴訟之專利不具備新穎性,不應賦予專利權,以平息這場專利戰爭。

在這段訴訟期間,案例公司大量研究技術文獻,累積技術能量,成為日後創新研發的基礎。由於經歷了這場智權紛爭,案例公司得以更長遠眼光看待專利布局,因此在案例公司的專利布局策略中,兼重「防禦」與「攻擊」,而針對同業的技術抄襲,更是主動出擊,在我國與中國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捍衛公司研發結晶,保護市場發展。


圖一、「研發」與「智權」結合創造技術競爭實力

完善專利管理流程,打造技術保護實力

專利保護觀念的領先,是案例公司在產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由於面對專利官司,案例公司相較於同業更早投入專利布局,因此國內諸多吹瓶機發展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案例公司手上,隨著公司技術的發展,專利網逐漸成形,成為領先同業的致勝籌碼。

潘副總說道,每當研發專案啟動時,工程師進行技術可行性評估時,便會搜尋專利,並判斷專利可行性,掌握欲發展的技術在產業中發展的現況;若是發現產業中已有相似技術,便會進行迴避設計,並申請「防衛型」專利;若是全新的設計概念,則進行「侵略型」專利的申請,並同時申請多國專利,提高技術未來的運用價值。

至於公司內部的研發提案,有申請專利的需求時,公司內部會由主管與資深技術人員召開「專利審查委員會」,評估專利申請必要性、申請地區、申請類型等,之後再遴選合適的事務所進行撰稿,並於撰稿後由撰稿的專利工程師與公司內部技術主管會談,確認專利申請範圍合乎公司構想後,最後再由「專利審查委員會」做最後把關,若通過審查則正式向各國專利局提出申請。透過上述程序,可看出案例公司研發與專利布局的環環相扣,讓各項研發成果權利化,並使之成為公司經營上的利器。

對於專利申請的方式,案例公司更是利用「發明專利」、「新型專利」同時申請的作法,提高技術保護能力。潘副總說,公司新產品之研發週期平均半年到一年,並會參加國際展覽;但發明專利審查的時間較長,因此專利申請時會透過一案兩請的方式,先取得新型專利保護,以降低市場拓展的風險,待發明專利審查獲准後,再行放棄新型專利,讓該項技術更早受到權利保護。

而在與專利事務所的配合上,案例公司有長期合作的伙伴,由於雙方配合默契佳,因此節省不少溝通成本;但是為了提升專利申請的品質,案例公司於每一申請案結束後,也會針對事務所的專業能力、服務品質、收費等指標評估,以確保事務所的服務品質得以維持,或找出更合適的合作事務所。

專利成為競爭利器,捍衛公司市場疆域

由於案例公司曾面臨國際智權爭議事件,使其開啟智慧財產權布局的腳步,在多年的專利布局經營下,案例公司在海峽兩岸的專利完整性,堪稱同業之龍頭,更成為捍衛的市場疆域的重要武器。

潘副總提到,因吹瓶機技術門檻不高,長期以來在國內、中國遍地開花,競爭者眾多,其中更有不少廠商直接抄襲公司技術,希望在市場中分一杯羹。對於這樣的現象,也是案例公司積極布局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案例公司專利迄今已超過百餘件,在吹瓶機技術上所建構的專利網,是同產業的領先者;因此同業若要在此領域發展,若不進行技術迴避,便有可能侵犯到案例公司的權利,因此對於此類同業,案例公司也會透過訴訟方式,積極主張專利權,要求其進行技術授權,宣示公司保護技術的決心,以避免不肖業者大量複製技術,以低價策略衝擊整體市場之發展。

不過,對於這樣的智權策略運用,潘副總也感慨地說道,在我國法治觀念成熟,若發生爭議的情況時,除透過法律途徑解決外,也有廠商私下與案例公司尋求和解,以解決紛爭;但是,「專利權主張」在大陸處理效益並不高,法治部門可能為了審結,多希望勝方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壓低敗方應支付的授權金,使案件迅速了結;同時敗訴廠商也會換地另起爐灶,無視侵權事件帶來的警示。

善用產、學、研合作,發展前瞻技術、培育研發人才

案例公司在於技術研發上,除自行研發外,對於產學合作、技術移轉的態度相當開放,藉由外部合作,一來可以借重學校在基礎學理上的專業,二來也可以找出公司未來的研發種子,讓公司的技術含量結合外部資源的注入持續提升。

潘副總表示,公司在技術研發上,投入許多資源與學術界合作,例如:成大、中山、中興、虎科大、崑山科大等都是經常合作的對象,而委託的項目多為「創新」議題的研究,透過與老師的對談,讓老師瞭解公司構想,以投入進行創新構想之基礎驗證與研究,確認技術之可發展性。如此一來,公司不但可以降低研發上之人力與成本,對於技術發展亦有莫大幫助。

對於此類合作,由於技術原始構想來自於公司,故在智慧財產權的產出均以案例公司為申請人;雙方合作結束後,老師若有延伸研究時,公司也會評估是否對於公司研發技術發展有實質幫助,並進行技術授權。除了縮短研發期程外,在產學合作案配合的多位研究生,由於在學期間已經接觸公司的技術,因此畢業後,也成為案例公司研發團隊的一員,為研發部門增添不少生力軍。

結語

相較於高科技產業對於智權多元、積極的運用,本次案例公司讓我們見識到傳統產業中,也存在著成熟運用智慧產權的廠商。在專利申請策略上,利用同時申請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的策略,讓技術提早受到權利保護;在專利運用策略上,透過「防衛型」專利,避免公司落入專利地雷中,另又透過「侵略型」專利主張權利,保護市場不被仿冒者瓜分,為公司帶來授權金收益。

案例公司長期以來,在研發與智權上的成熟經營,及在技術上的持續創新,讓其技術成為亞洲地區的佼佼者,也成為市場上數一數二的供應商,更是傳統產業在智權布局上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