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近年隨著創新科技的運用與融合,科技與產業界之發展瞬息萬變,各大專院校之研究團隊無不積極投入跨領域的技術整合,諸如: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交通、智慧製造等;尤其我國半導體技術在全球居領先地位,次世代半導體技術也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

陽明大學在生物醫學領域已累積傑出的研究成果,交通大學則在電子、資通訊與光電等領域具領先地位,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的熱烈發展與應用,面對全球化競爭的浪潮來襲,以及國際化的競爭壓力,並為提升學校在國際上的聲望與排名, 2021年2月陽明、交通兩所頂尖研究型大學完成了合併,更名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下簡稱:陽明交大),迄今併校已一年餘,在教學、研究、技轉與產學合作上,使研發資源加速整合,擴大研發成果的落地應用,逐漸展現併校效益,也帶動我國產業之技術升級,同時實現成為一流國際大學的目標。

為了解兩校合併後,在技術移轉、產學合作等產業服務上發生之變化,我們邀請了國立陽明交大產學運籌中心負責專利管理、技術移轉與產學合作的三位資深經理接受訪談,深入瞭解併校過程在產學運籌中心如何整併兩校的專利管理、技術移轉及產學合作等法規與運作機制,以持續展現兩校原有之產業服務能量,活絡產業服務、擴大技轉量能。

強強聯手,發展智慧醫療及前瞻創新技術

長久以來,以發展生醫為主的陽明大學和以發展電子通訊技術為主的交大兩校間,進行跨界整合後,一直默默地有著各項合作計畫運轉中,尤其在智慧醫療部分,過去兩校便在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成立有「腦科學研究中心」,此外兩校也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合作成立I-RiCE跨國頂尖研究中心,進行分子細胞與整合生醫工程及神經工程之研究。

從這些成功的合作案可知兩校合作其來有自,為了擴大兩校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策略性地參考國際上大學合併提升教學、研究能量的成功經驗,加上政府政策期待結合我國生醫、ICT產業,推動發展精準醫療、細胞再生、智慧照護的前提下,陽明交大期盼藉由合併加速帶動我國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兩校合併後,短期內將共同發展遠距醫療、醫療機器人、物聯網穿戴式裝置及區塊鏈生醫Eco-system等技術,打造世界級智慧健康生活新創基地為目標,而陽明交大也立下十年內成為亞洲「數位生醫」先驅,二十年後成為世界「智慧健康」新創基地的長期目標。

在這樣的發展策略下,光是在2022年以來,校內已有10位教師獲得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另有5位教師獲得了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而這些豐富的研究成果,也扎扎實實地落地應用,每年度陽明交大均有多位教師獲得國科會之「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融合兩校技轉法規與機制,爭取「通案授權」提升行政效率

大學合併對於校內行政單位最大挑戰就是如何整合原本各自獨立之法規與執行機制,讓持續運行的專利申請管理、技轉、產學合作等校內外服務不停擺。

原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兩校之技轉單位,併校前在技術移轉上都有完善的機制,且曾是國科會「績優技術移轉中心」。在兩校合併後,設立「產學運籌中心」(以下簡稱:產運中心),負責校內技術授權、專利管理、產學合作、新創企業輔導等業務。在兩校制度整合上,面臨最大的挑戰便是如何維護原有校內教師的權益,秉持「異中求同」、「對等尊重」之原則,由產運中心先行擬定法規草案,並召開會議徵詢校內各學院、教師之意見,取得共識完成法規之制訂。而這項艱鉅的任務,原預計1年時間完成,惟為使技轉與產學服務不中斷、持續運作,在產運中心的齊心努力下,在3個月內即完成法規面的整合與公告;此外在運作機制上,也大致完成調和,後續將再試實際運作個案實況,陸續調整改善。

另一方面,讓產運中心加速完成制度整合的一個重大因素,便是需取得研發成果讓與及終止維護之「通案授權」的資格。何謂通案授權呢?以國科會通案授權為例,根據科技部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規定,若研發成果有取得國科會經費補助者,該計畫成果若有專屬授權、非專屬授權時,並無須通報或經國科會審查,但計畫成果涉及權利「讓與」、「終止維護」,便須經國科會審查同意方能辦理讓與或終止維護,因此當有讓與或終止維護事件發生時,產運中心便需逐案送審,在行政效率與時程上將增加負擔。

原本陽明大學、交通大學均已取得通案授權之資格;但兩校合併後,原授權資格中止。為了提升行政效率與服務能量,兩校合併後需加速法規面、機制面的完善,方能檢附完備的研發成果管理、技術移轉及產學合作等機制,申請通案授權資格,便利產運中心在處理成果讓與、終止維護事件時,無須逐案向國科會申請審查,僅需於事後通報備查。而這樣的資格申請,除國科會外,經濟部也需要另案申請,目前陽明交大產運中心已順利取得國科會、經濟部之通案授權資格,也代表陽明交大研發成果管理與運用的機制與法規,已獲得政府單位的認可與肯定。

除了在法規與機制面的整合外,兩校原本在研發成果、智財管理上均有各自獨立之資訊系統協助進行研發成果之曝光,以及內部專利申請、維護及授權等管理,故兩校合併後,由於交大專利件數、研發成果案件量多,因此以交大之資料庫為基底,將陽明大學之資料進行併入,至於外部服務網頁,則重新構思,以利呈現兩校合併後之校內研發成果與服務機制,便利校內師生、外部廠商易於取得資訊,或與產運中心負責窗口聯繫。

至於服務方式上,兩校合併後計有9大校區、19個學院,產運中心人員也對應各學院之分布,於各校區提供服務;而產運中心內部之溝通,也隨著COVID-19疫情而調整,大家已將線上視訊、通訊軟體視為重要溝通工具,而在各項業務運作上,也得以順利充分溝通。

鼓勵高價值、可商品化技術,完善專利保護

陽明交大併校後,針對專利申請之流程、專利申請及維護補助款等,在衡量兩校教師權益後,訂定「研發成果與專利申請管理辦法」,作為校內進行專利管理之依據。

目前各學院在專利申請時,需要提出專利構想揭露書,並敘明技術關鍵字、技術特色、應用範圍(含產業、產品)、預計保護之專利申請範圍、市場分析報告摘要(含預計申請國別市場潛力、競爭優勢、該技術在各市場重要性等)、發明人貢獻比例及所屬補助計畫等,以使校內專利審查過程可有充分資訊進行評估,研議專利申請區域及申請和維護費用之補助比例等。當研究團隊完成專利構想揭露書後,由產運中心各學院窗口收件後,並進行初步專利提案資料審查。

在專利提案資料完成初步審查後,每月下旬由產運中心召集專利審查會議,此審查會議由校內教授及校外相關產業、技術、法律、會計或投資專家組成之研發成果管理委員會負責審查,審查重點在於就該項技術之可專利性與產業利用性進行審查,而後通過審查之案件再由研究團隊,自行與學校選定之專利事務所推薦名單中之專利事務所聯繫,商討專利撰稿與申請事宜;目前在研發成果管理委員會的審查過程中,也會參考提案教師過去技轉績效、技轉實際收入金額,以及是否該技術之研究團隊有機會衍生新創公司等;至於專利布局區域之選擇,也會確認該項技術是否屬於產業熱門發展技術領域,例如:半導體、COVID-19等,若屬於熱門技術將擴大在其可能之進行市場銷售、生產製造區域擴大布局。

若要獲得校方給予之專利申請補助,研究團隊需在學校推薦的專利事務所名單中擇一進行專利撰稿與申請送件。至於專利事務所名單的產出,由於資通訊與生醫之專利撰稿有專業性上之區別,因此在原本交大體系中,產運中心約2~3年會制訂校內專利撰稿、申請送件服務之規範及服務價金,進行公開徵求,若有意願之專利事務所便可遞件申請,列入專利事務所推薦名單中;至於生醫領域,由於該領域之專利工程師養成不易、且優質撰稿人才難求,故生醫類之專利提案,通常會透過限制性招標並搭配招標程序中的技術審查機制,遴選出較佳之專利事務所進行合作,至於服務費也會因申請案狀況不同而有所浮動。

產運中心也與我們分享,原本資通訊領域之專利事務所是採各專利事務所依序輪流撰稿方式進行,但由於專利事務所專長領域有所出入、或與發明人間可能因觀念上的差異,雙方無法有效溝通,導致申請過程發生摩擦,也無法保障專利撰稿品質,故後來改採由教師自行於推薦名單中選擇合適專利事務所合作之機制。

另外,專利審查會議也固定安排在每個月下旬舉辦,以讓校內教師瞭解,若有意提出專利申請案,必須在每個月月中前提案,方有機會排入當月份之審查會議中,如此作法可讓教師在需因應研究計畫產出專利或預計與廠商洽談合作案前,可適當地安排自己應提出專利申請案的時間,讓技術獲得良好保護。

校內充沛之研發成果,吸引技術需求者主動接觸

長期以來,陽明大學在生醫領域,包括:高齡長照、腫瘤、腦科學、醫學工程等已有深厚基礎、而交大在電子、資通訊與管理、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國內研究發展之權威機構,因此產業在尋求創新技術時,多會直接搜尋校內研發成果並與研究團隊進行接觸。而陽明交大因研發領域貼近產業需求且校區分布廣泛、鄰近園區等地緣優勢,分析技轉案來源多為技術需求者主動上門尋求合作,產運中心再針對需求項目提供媒合洽談、法務諮詢、合約擬訂及簽署等服務,因此在2021年技轉收入便達1億多元,顯見技轉活動相當活絡。

另一方面,為了讓產業界或技術需求者認識校內充沛的研發成果,陽明交大架設有「研發優勢分析平台」及「AI人工智慧專區」搜尋系統,或是透過參展等管道,來提高校內優質技術之曝光度,並在展覽會中尋找潛在授權對象,作為後續媒合之對象。以下我們來瞭解陽明交大技轉推廣與服務活動:

              1. 1.整合校內研發成果、計畫、技術發表文獻與專利,推出「研發優勢分析平台」

                       研發優勢分析平台中,統合了校內教師的研究成果、研究計畫、專利、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等資訊,並將上述各項內容進行分類,方便技術需求者在一整合性平台上即可查詢出校內與需求技術主題相關之資訊。較特別的是,陽明交大也將校內研發成果,依據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17項[1]目標進行分類,讓產業有需要尋找相關技術,或與學校授權該些技術時,得以發揮永續經營之成效。

              2.  

              3. 圖 1、陽明交大研發優勢分析平台
              4.  
              5. 2.匯集校內AI研究成果創設「AI人工智慧專區」搜尋系統

                       產運中心也盤點校內AI領域之研發成果,包含:專利、研發計畫及論文等,使需求者可輸入特定技術關鍵字或利用技術主題篩選,快速找到校內AI領域之研發成果或專家。

              6.  

              7. 圖 2、「AI人工智慧專區」搜尋系統
              8.  
              9. 3.充沛研發成果,吸引廠商主動尋求合作

                       由於陽明交大的學術成就在國內受到高度重視與信賴,因此產業界若需要技轉時,便會主動前往學校網站進行資訊蒐集,透過上述介紹之「研發優勢分析平台」、「AI人工智慧專區」均可尋找到相關研發成果資訊,填寫具體需求方向,就可透過產運中心聯繫研究團隊進一步媒合洽談,後續進行合約商談及簽署等事宜。

 

除了,透過上述管道進行校內研發成果的露出外,產運中心也鼓勵校內教師如擁有高市場潛力的研發成果,可以透過參展,展現技術能量,並讓產業留下印象。例如:每年度參與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舉辦的「未來科技館」展覽,一改以往以校為單位的展覽方式(1校1攤位),近年改以技術為報名單位(多技術多攤位),陽明交大在2021年度共有45案經由產運中心統籌報名,再經過大會評審後有17案獲獎並參展;在今年10月的展會中,報名的技術案量大幅成長到100案,共15案獲獎,連續兩屆均是全國獲獎技術最多的大專院校,顯見合校後讓校內研發能量更加豐碩,此外透過展覽的參與,也讓產運中心於展覽現場中,掌握目前市場上發展相關熱門技術的廠商族群,作為後續技術媒合的參考名單,也讓研發方向更貼近產業需求。

先申請專利及簽訂保密合約以保護技術機密性

在技轉氛圍濃厚的校園中,各系所不乏有技轉經驗豐富的教師,而教師間的經驗分享也是持續活絡技轉的重要關鍵,此外產運中心也針對技轉可能性高的技術,與研究團隊保持密切接觸,讓技轉案可順利開花結果。

在陽明交大校園中,若教師第一次有機會跟廠商進行技轉,通常對於如何與廠商洽談合作內容?洽談時需要注意事項感到疑惑?這個時候,除了詢問身旁有技轉經驗的教師外,產運中心也會依據個案情形,提供不同的協助。在本次的訪談中,產運中心也分享了近期成功完成簽約的「綠能材料」技轉個案輔導實況。

此個案的技術發明人是一位第一次接觸技轉案的教師,因此與廠商接觸之初,便向產運中心諮詢了技轉案如何進行。產運中心在瞭解個案狀況後,發現該項技術不僅有一家廠商希望可取得授權,因此建議教師在與各廠商洽談前,需先申請專利及簽訂保密合約進行保護;對於此類已經在接觸的案件,專利申請上產運中心建議至少先申請我國及美國專利進行保護,此外在商談前也會提醒教師商談過程要適當的保護技術機密性。

另一方面,對於有技術需求的廠商,則請廠商填寫「技術需求表」,並提出「開發計畫表」,若提出技術移轉的廠商是第一次與陽明交大合作,產運中心會針對該廠商進行企業背景、財務情形等盡職調查,瞭解其從事之營業項目與產品、是否有足夠的財力投入商品化並支付授權金;此外,產運中心也會向國內其他大專院校打聽該家廠商是否曾有過技轉紀錄、合作口碑如何,以判斷該廠商是否有能力承接技術、是否合適進行合作。

接著,則是協助教師進行授權條件,如:授權金、授權範圍、授權年限等之談判。以綠能材料技轉案為例,由於該項材料開發期程長,廠商希望授權之期間為20年;一般而言,授權期間長,授權價金便會隨之提高,因此便需要在授權地區、授權方式(專屬授權、非專屬授權)上與廠商談判取得共識。在此案例中,由於授權期間長,而技術需求者不下一家,故產運中心最終與廠商達成協議,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授權、授權金為3000萬元,第一期款項於簽約後支付400萬,後續則視實際的產品收益支付一定比例之授權金。

此外,若是屬於新進廠商或教師第一次接觸技轉案,產運中心也會鼓勵雙方先行利用產學合作建立默契。確認技術是否可達到原本期待的水準,後續再逐步轉為技術移轉或專利授權案,讓雙方合作衍生更多合作機會,擴大技轉的效益。

總結

在國際上名校合併之成功案例不少,此類合併多是進行學術專長領域之互補,提升學校競爭力,例如:美國俄亥俄州評價最高學府—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在1967年由以工程和科學聞名的凱斯理工學院,與以醫護、法律和人文科學著名的西儲大學完成合併,併校迄今該校已有17名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獲得諾貝爾獎,而陽明交大的合併契機,也是希望結合兩校資源發揮相乘效果。

陽明交大併校後,產運中心迅速推動專利申請、技術移轉等法規之制訂,並通過經濟部、國科會的通案授權審查,加速行政效能,讓校內之技轉服務不中斷,而這樣的努力也帶動專利申請案、技轉件數與技轉金的持續擴大,充分發揮併校的成果。我們也期待,陽明交大校內研究團隊在未來可以完美結合生醫與資通訊的專長,讓不同領域的研究團隊攜手完成更多創新技術,並透過技術移轉讓創新技術落地應用,成為驅動我國成為世界級新興智慧醫療的創新基地。

 

受訪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陳怡文經理、徐猷凱經理、呂佳㯣經理

 

註解:

  1.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6%8C%81%E7%BB%AD%E5%8F%91%E5%B1%95%E7%9B%AE%E6%A0%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