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使用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

­製鞋業企業—迎向3D立體氣墊技術

廠商簡介

本文專訪國內第一家研發生產氣墊鞋的業者,公司於 1981 年成立,就位於八卦山脈地靈人傑的南崗工業區內。創辦人黃英俊先生是氣墊技術發明人,在氣墊研發之路深究近 30 年,他的氣墊技術甚至引領全球氣墊技術之發展,黃英俊先生於 2007 年自創品牌投入市場經營,並持續在研發技術上突破及創新,目前氣墊技術已發展到 3D 立體結構,不但可自行充氣,還能配合腳底形狀任意變化,同時朝技術研發及品牌經營之路發展。

創業之路

黃英俊先生公司在創業初期,就善用專利權保護氣墊技術。自 1982 年有氣墊鞋的概念起,旋即在 1983 年申請第一個氣墊專利,在氣墊技術的研發,至今已擁有涵蓋全球 33 個國家超過 126 項專利,更履次獲得國家精品獎、日內瓦發明展銀牌獎、外貿協會最佳產品設計獎等大獎肯定!

黃英俊先生專心投入氣墊球鞋自有品牌之營銷,從單一氣墊技術發展,至整合鞋體、鞋面、鞋款設計等;從單品鞋款,到大量製鞋;從技術研發走入產品化、市場化、企圖全球化。黃英俊先生僅花一年半時間佈署完成,每雙鞋子氣墊都是自己監工製作完成後,才送到工廠量產。由於氣墊技術揚名國際,且有完整專利權保護,現行除生產自有品牌的氣墊鞋,也準備授權其他品牌生產氣墊相關產品,目前已有多家知名運動用品公司洽談合作中。

30年深根3D氣墊技術的專利商品化過程

其公司在專利商品化實施過程整理如圖一、「公司之專利商品化實施過程」所示。

  • 技術研究:首先對氣墊技術進行研究發展,從 .25mm 氣墊技術到現今之 3D 立體氣墊技術之階級性技術發展。技術研究流程從技術發展概念、計畫、開發、測試、發佈程序,不斷的持續改進。
  • 應用研究:進入技術應用階段,主要在研究基礎技術如何應用至產品成型,此時常是黃英俊先生最辛苦之處,因所有模組 / 機具需要不斷反覆調整,所耗成本、精力不可言喻,常是深更到白晝反覆不斷的嘗試、高度自信到跌入谷底的心情,反覆不斷調整、試行最後才能達到最後的成型應用。黃英俊先生也自嘲說:『機具、模組老闆都已經從早期陌生到現在 30 年來的朋友了,深更半夜也可以敲門請求幫忙了!』這似乎也是黃英俊先生深耕在台中加工區的原因吧!
  • 取得專利:根據研發技術以及應用範圍等進行專利權申請保護,尤其是針對擬經銷的市場國家之專利申請。目前該公司主要申請專利的國家為台灣、大陸及美國等三個國家,若是關鍵技術則進行全球專利佈局,增加歐盟與其他國家的專利申請,在歐盟指定申請國以德國及英國為主,並非全數歐盟國家進入審查,主要考量市場與申請 / 維護成本之效益比。
  • 生產產品:黃英俊先生近年來自身投入鞋類產品之開發生產,從鞋面設計、打版、試產、最後量產,堅持球鞋之 3D 立體氣墊由該公司出貨,確保每雙鞋子的品質,從早期僅有白、黑兩種款式之球鞋,即能造成市場銷售,到現在有 20 多款球鞋,與國際知名球鞋抗衡,黃英俊先生自豪說:『只要顧客願意花 5 分鐘試穿鞋且來回多趟試走,高達 8 成以上是可以成交的。』充分展現對其公司鞋品的自信。
  • 銷售產品:黃英俊先生自創球鞋的經銷方式,有別於傳統電視或名人代言廣告方式,產品行銷方式可以區分如下:
    • 網路虛擬化行銷
      黃英俊先生不僅是一位技術發明人,對於虛擬網路技術研習不輸年輕人,為讓其公司氣墊球鞋無遠弗屆銷售,不限於實體店面距離影響,黃英俊先生投入網路商店之研究,積極善用虛擬網路行銷,達到產品銷售無國界之成效。
    • 異業結盟
      與國內知名信用卡公司合作,由信用卡公司廣發促銷 DM ,提供卡友『買一送一』方案,廣受民眾回響,打響第一波品牌知名度。受國內知名百貨公司邀約進入百貨公司設立專櫃,在該百貨公司試賣 3 個月期間,創該樓層佳績,抗衡國際品牌球鞋。該公司預定到今年底前,全台將有 20 個直營的百貨櫃點。
    • 國際市場銷售
      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積極參加國外展覽,爭取國際曝光機會,藉此打開國際知名度。在與當地代理商合作技巧方面,強調不寄賣方式,主張由各店面存貨,寧願提高佣金,亦不採寄賣方式,原因是只要店面商有存貨成本壓力,即會積極推銷販賣鞋品,這是黃英俊先生營運多年花上高成本學習到的經驗!
  • 獲取利潤:黃英俊先生認為自創品牌並不是簡單的事,一個世界名牌,需開拓更多的外銷巿場,否則驚人的研發、開發成本將嚴重影響到和其它國際知名品牌產業競爭的籌碼,因此要獲取利潤需在研發、專利策略及行銷策略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才有機會可言!

黃英俊先生計畫在品牌建立後,將與其他國際大廠合作,共同將品牌推上國際,讓台灣技術揚名全球,才能獲取最高利潤。

公司之專利商品化實施過程:1.技術研究、2.應用研究、3.取得專利、4.生產產品、5.銷售產品、6.獲取利潤
圖一、「公司之專利商品化實施過程」

發掘新形態獲利模式─專利商品化

3D 立體氣墊技術除應用於鞋品外,更可應用於其他休閒用品,如:腳踏車墊、泳鏡、救生衣等,或是醫療器材等產業。除鞋類品外,在其他產業之應用性,黃英俊先生將採取新形態研發營利模式,省略了生產 / 銷售商品等環節,直接透過專利許可、轉讓或合資等經營模式賺取收益,如圖二、「新形態專利商品化獲利過程」。該公司目前已與多家知名運動用品公司或醫療器材單位洽談合作,透過新形態研發獲利模式,從傳統法律資產釋放出商業策略性資產,是台灣少數成功經營智慧財產權獲利之公司。

新型態專利商品化獲利過程,包含技術研究、應用研究、取得專利、專利經營、獲取利潤
圖二、「新形態專利商品化獲利過程」

挑戰困境-專利商品化所面臨的問題

黃英俊先生深耕氣墊技術之發明,對於利用專利權保護更是周密,專利說明書撰寫不假手他人,專利商品化生命週期冗長,從創意發想、研究產業利用性、申請專利權、到產品化、經銷過程,對於一個技術發明人而言,除了需要堅定意志力外,技術發展趨勢、市場最新動態,更是不容輕視。

  1. 1. 專利說明書品質管控是商品化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之一

    專利申請目的是要獲得專利權利最大保護範圍,專利範圍寫的好壞是專利商品化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專利說明書撰寫不能完全委外處理,對於申請範圍之嚴密性需要嚴格審視。

    黃英俊先生深知專利申請範圍影響技術保護程度,早期在專利申請過程中積極參與撰稿事務,也曾參加交通大學專利工程師培訓課程,每週定期往返台中、新竹路程,僅為汲取專業專利知識,確保自身專利申請品質。

  2. 2. 積極活用專利必須以國際化經營才能成就巿場和經濟效益

    專利的經營管理是用以表彰產品、排除同業競爭、作為交互授權或共同開發的談判籌碼,因此目前黃英俊先生認為專利商品化的最大效益,最後應走向國際品牌經營,需搭配行銷以及技術不斷的研發,在掌握國際通路之下,才能成就巿場和經濟效益,以提高專利的價值,作為未來授權及技術合作,談判的後盾,且在技術方面,需達到讓人無法仿冒的水準,才能走入國際巿場。

親身試煉、經驗分享-專利管理之注意事項

黃英俊先生是國內少數個人發明人能以專利權爭戰國際大廠,以及將技術授權其他知名公司等成功實例。從技術研究到應用技術發展、專利權保護、產品生產、以及最後產品銷售等系列流程,黃英俊先生自身逐一深入學習,甚至司法爭訟程序之際,訴狀內容亦由黃英俊先生親自操刀,連美國律師對於黃英俊先生在技術研究,及訴訟程序專注,更是由衷欽佩。在經歷過技術研發、到產品化等近 30 年之學習,其中有榮耀、有財富、也有淚水與汗水,黃英俊先生要表現的是台灣的榮耀,台灣的技術,不是先進國家有錢即能發展的技術。

在豐富的技術研發、專利保護、專利商品化,專利管理過程,黃英俊先生也提出相關注意事項,供國人參考:

  1. 1. 專利請求範圍必定要嚴謹,運用追加案及分割案專利申請,達到完整專利佈署

    採用專利申請保護相關的創新發明,必須注意專利一旦公開公告後,其它發明人均能透過專利說明書了解技術內容、專利請求範圍、甚至是技術缺點,若專利請求範圍撰寫不恰當,將促使專利的申請無法保護到發明人的技術創新,所以在申請專利被公開之前,發明人必須清楚自己研發缺點,透過不斷研發超越目前產品技術,在專利申請上,利用追加專利,分割案專利申請,來達到周延保護技術,完成完整的專利佈署。

  2. 2. 專利申請決策以市場商業性為主要考量

    專利一經提出申請,相對的費用就會產生,技術研發後是否需透過專利申請來保護,應以是否具商業性價值來考量,先確認巿場所在國家,才決定是否在該國申請專利保護。黃英俊先生也打趣說:『早期有發明熱情,一有技術即進行全球專利申請,連巴西等根本無市場性的國家也在申請,除了徒增成本外,根本了無所獲。』

    專利申請佈署在哪些國家,考量依據應以市場及技術為基礎,掌握至可以商業化的國家申請專利。

  3. 3. 智慧財產權策略交互應用,發揮智慧財產權保護性最大化

    為了達到關鍵技術保護最大化,除了透過申請專利來保護原創技術之外,機器設備、製造方法及模具等,也可透過專利申請,並輔以營業秘密保護,凡是涉及製造方法的核心技術知識,在專利說明書中只載明製造的觀念,細部的結構最好不要在專利說明書中說明,利用製程所塑造的技術門檻,使得其它廠商無法超越,才能使技術得到最佳的保護。

  4. 4. 專利授權為另一個商業化途徑

    專利商品化過程極為冗長,其中所衍生的風險及成本不易評估及預測,因此發明人若要自行進行產品商品化,即需有完整營運規劃、充分的資金及專業人力等準備;而透過專利授權或技術移轉也是一個商業化的重要途徑,現行許多外國公司如德州儀器等,僅留研發團隊,對於生產、銷售等業務已不參與,主要以獲取研發超額利潤為目標,這是本國發明人可以參考學習之處。

受訪人:黃英俊董事長
訪談人: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案委由連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辦理
撰稿:連穎科技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