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使用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

貳、傑出技術獲證專利說明

20世紀末以來,人類生活受到網際網路技術影響日益深切,徹底改寫了人類數千年來資訊傳播、生活溝通的傳統模式,近來「物聯網」一詞更成為新顯學,透過感測器及連網設備可將人類、動物、物件及機器上所發生的行為數據,上傳至雲端平台進行大數據分析,從中發想出嶄新的商業服務型態,透過創新的產品與服務,改造現有人類生活習慣!

物聯網應用領域相當廣泛,目前較常見應用範圍集中在家庭、醫療照護等層面,在工業領域之應用則起源於德國,希望透過資訊技術注入,讓製造廠有能力蒐集機器設備的生產數據,並從巨量數據中分析出設備發生故障之機率,採取因應措施避免造成產線停擺、物料耗損,精確掌控資源效率,提升工廠產能;透過工業物聯網打造「智慧工廠」後,再與公司內部產品規劃、研發設計、客戶關係等流程進行整合,便有機會重新建構產業供應鏈體系,發展出新的商業流程或服務流程,找出更多新的合作伙伴及客戶。在Nike、adidas訂製鞋的個案中,便是此流程的最佳寫照,Nike、adidas未來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傳統的製鞋產業供應鏈成員,而是與製鞋產業完全不相關的電子大廠。

在工業物聯網技術中,強調的是「虛實融合」,以網際網路為核心運用於實體工廠中。在工業物聯網技術中,主要關鍵技術包括:感測層、網路層、應用層,茲說明如下表:

表二、工業物聯網關鍵技術架構與範疇

架構層面 範疇
感測層 ● 感測裝置:利用感測裝置,偵測機器設備之生產數據;或廠房中之溫度、濕度、亮度、壓力等影響生產之變數。
● 設備聯網:將感測器收集之數據,透過Wi-Fi、3G、TCP/IP網路、Bluetooth等通訊介面,上傳至資料伺服器或雲端平台。
網路層 意指HTTP、CoAP及MQTT等通訊協定。
應用層 將機器設備或廠房之巨量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影響生產製造之變數,管理人員可透過APP或資訊平台,即時掌握製造現況,推演生產計畫、排除異常狀況,並針對生產風險因子加以管理,提升生產效能。

當企業完成工業物聯網架構後,存在不同機器設備之數據,即可傳輸至資訊系統中進行分析;甚至以往僅仰賴人工紀錄的生產數據,亦可透過感測裝置進行數據記錄,作為後續分析之基礎。在巨量數據分析過後,企業可以推測機器設備發生異常之機率,即早進行機器設備預防性檢修,並作為生產排程規劃之參考,讓製造智慧化。另一方面,完成工業物聯網建設後,企業亦能將生產製造分析數據整合至SCM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CRM系統(客戶管理整合系統)、APS系統(先進規劃排程系統)、ERP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系統)、PLM系統(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中,讓企業資源管理與生產製造端緊密結合,改造商業經營模式。

工業物聯網隨著工業4.0時代來臨,成為製造業無法置身事外的議題,推動工業4.0的先驅桑德勒(Ulrich Sendler)指出「這類事情來的速度,比任何人想像的都還要快,什麼都不做,等於自殺。」。在國內「工業物聯網」是製造業不得不面對的趨勢,對於我國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產業而言更應把握此良機,投入工業物聯網相關技術研發,迎接工業4.0時代的新商機。本案專利趨勢分析,將全面分析「工業物聯網」技術之專利布局概況,製作美國、臺灣、歐盟、中國大陸之專利分析地圖,使國人窺探全球工業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脈動,作為技術投入之研發策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