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研究院技術移轉中心


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是我國最大的技術研究機構,也是引領我國半導體產業稱霸全球的幕後推手,今日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台灣光罩等大廠,均是在1970年代,從工研院衍生的新創事業;1980年代工研院更透過技術移轉,帶動國內電腦資訊產業起飛,奠定我國IC產業在全球電子產業發展之根基。

工研院目前在全球堪稱是規模較大的研究機構之一,在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經濟市場中,帶領產、學、研界進行跨領域資源整合,並推動智權加值化,為中小企業成長挹注成長動源,打造技術獨特性,使其從全球競爭中破繭而出,成為各產業領域之佼佼者。而在工研院中,為整合各院關鍵技術、加值學界研發成果、產業穿針引線、謀得合作良機的月老,便是「技術移轉中心」的主要任務。

本次優質專轉經驗分享訪談,我們榮幸邀請到工研院技術移轉中心(以下簡稱:技轉中心)王本耀主任,與我們深談工研院如何整合各界技術資源、加值專利、成功專利商品化的要訣,讓我們一窺工研院專利商品化的門道,作為國內技術移轉單位發展之學習典範!

工研院簡介

工研院為我國最大的研究機構,成立迄今已走過42個年頭,其強大的技術研發能量有目共睹。在知識經濟的潮流中,除了持續致力於創新研發外,智權加值、衍生新創事業、技術服務與技術移轉等已成為工研院的近年的重點任務。在技術發展上以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三大主軸領域,同時透過結合院內研發成果、盤點學界前瞻技術,鏈結產業應用需求,使國內各項創新前瞻研究,得落實至產業應用面,提升國內產業技術水準。

王主任提到,目前工研院堪稱是全球規模較大、且仍持續運作的研究機構,此機緣主要係因我國得天獨厚的條件,在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產業環境中,工研院的各項研發成果,得以成為滋養產業技術的養分。根據中小企業處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家數屢創新高,至2013年止共有133.1萬家,約佔我國整體企業比例98%;而中小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對於技術發展、智財掌握乃至產業鏈整合,均需要有外部單位介入協助,方能提升其經營效益;而此一工作,便是工研院成立以來,持續努力發展的重點工作,故在歐、美大型研究機構逐漸式微的趨勢下,工研院仍能維持此等規模,持續服務國內產業。

在工研院各單位的努力下,至2014年止,工研院衍生新創及育成公司逾260家(其中89家為新創公司),培育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聯華電子前董事長曹興誠、聯發科董事長暨執行長蔡明介、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長章青駒等企業CEO超過140人,顯見工研院對於我國產業貢獻之深。


技術移轉中心介紹

1999年「科學技術基本法」上路,各項由政府補助、委託、出資之科學技術研發成果及智慧財產權下放,可由研發執行單位擁有、並授權產業使用,因此各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紛紛設立技轉單位,以管理、應用單位產出之豐碩研發成果,並進行商品化、創造智財價值。技轉中心也在此時誕生,擔任院內龐大智慧財產權產出之管理、加值及運用重任,擴大產業應用效益。

技轉中心成立迄今已有14年,王主任謙虛地說,技轉中心的營運發展像「摸著石頭過河」,一路以來配合大環境的轉變,調整經營策略。回憶技轉中心成立之初,國內尚無智慧財產管理機構可作為學習對象,大家對於智慧財產權都在摸索階段,因此特別商請美國創新研究機構—SRI International進行輔導,希冀引入歐美先進的智慧財產權運作機制,建構符合國內產業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架構。

長久以來,工研院技術移轉成果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標竿,王主任與我們分享能有此成就的原因:其一、工研院每年度的研究經費、成果規模大,因此在跨領域技術整合上較學術單位擁有更多的資源;其二、工研院研發成果以「產業運用」為主,與學術單位有所區別;其三、工研院的技術研發,可長期配合產業趨勢及需求進行發展,而學術單位面臨的是人員流動頻繁,技術發展難以持續;其四、工研院院友數量眾多,且多為產業翹楚,在產業應用上具優勢。

王主任說道,技轉中心最大的任務,便是將「研發成果發揮最大的價值」,因此如何在研發過程前,提早看到全球技術發展的趨勢,找到技術突破點,進行高品質專利的布局,讓研發成果結合研發合作或技轉等方式,擴散至產業界,打造產業獨特的技術競爭力,是工研院技轉中心的使命。

IP價值再升級,活化技術運用

「專利沒有商品化是無價值的」一語道破許多發明人的迷思。王主任說,「好的創意,若是沒有專利保護、沒有完成商品化,便只是一個虛空的想法」。工研院近年來,專利經營策略大幅進化,以「申請高品質專利」及「擴大智慧財產權價值」出發,並配合科技部政策,逐步盤點國有專利及各大專院校研發成果,希望整合內、外部研發成果,擴大技術產出運用成效。

  1. 1.申請高品質專利

    在申請高品質專利部分,技轉中心透過以下作法,提升院內各研發團隊對智慧財產權運用的觀念,以強化專利產出品質:

    (1) 技術聚焦
    技轉中心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成立一個重點專利布局小組,該團隊成員主要在剖析產業發展技術趨勢,從產業發展、專利分析布局、挑選專利布局議題等規劃過程,最終目的在找出全球技術發展的趨勢,以及值得投資的技術,以擘畫出工研院的技術發展藍圖,引導各研發團隊進行創新技術發展。
    (2) 專利布局大賽
    工研院自2011年以來,每年度均由技轉中心舉辦專利布局大賽,此專利布局大賽由院內同仁自行組隊參加,每年參加隊伍高達30~40組。競賽中,團隊成員需選定產業,並透過專利檢索、分析工具,深入解析產業技術,找出技術布局集中的地雷區、及值得作為新技術發展的處女地帶,以實務操作讓研發團隊更深入思考技術布局策略,並回饋運用至個人的研發工作中。
    (3) 專利評審機制
    在工研院中,各項研發成果可區分為「專利」與「Know-How(技術)」兩大類,所謂的「Know-How」指的是可作為授權的技術,王主任認為Know-How若是能做到技術授權便是成功的技術。這個觀念是工研院在專利拍賣過程中,所累積出來的思維。早年工研院在專利申請上的態度是「只要是研發成果」,都需要申請專利保護,未將「商品化」納入考量,因此許多製程、方法專利都成智財庫存,無法成功進入市場使用。
    在各項經驗的累積下,工研院將「商品化」納入專利申請之評估指標。目前專利評審的過程中,主要以「解決問題能力與否」、「市場潛力大小」、「是否具備專利訴訟力」等原則,作為有價值專利的判斷準則,若是技術成果具備上述特質,便會提出專利申請。此外,在專利評審過程中,若認為該技術價值性高,申請專利時也會以美國申請案為出發,一方面保護技術在國際上之領先性,另一方面則是讓各研發單位更關注該申請案的進行,以及衍生技術的發展及專利布局,增強技術獨特性與專利布局完整性。
    (4) 專利事務所考核與遴選
    長期以來,工研院在全球已累積超過2.2萬筆以上的專利,在龐大的專利背後,工研院也發展出一套自有的專利撰寫準則,例如:專利說明書中不能出現的字眼及檢核事項表等。當外部事務所完成撰稿提交工研院會稿前,專利事務所主管需依照準則逐條檢視,以符合工研院之要求;在技轉中心收到稿件,也會依據準則再次進行檢視,提高各專利申請案之品質。
    在技轉中心檢視專利申請案的過程中,會依據撰稿品質與事務所商談專利工程師適任與否,若溝通後,專利事務所整體表現仍不佳,經過年度考核後,工研院便會降低委案件數,督促其持續改善,以維持工研院之專利申請品質。
    除了與國內事務所合作外,專利評審會議中,若評定專利具獨特性或價值性甚高,例如:標準關鍵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簡稱SEP),則會直接委由美國當地事務所進行專利撰稿及申請,以讓該項專利申請品質得以符合國際水準,待美國案申請後,再回到國內申請專利。

  2. 2.擴大智慧財產權價值

    在工研院多如繁星的研發成果中,包含了「專利」與「技術」兩大類。一般而言,「技術」由各所自行與外部單位接洽、進行技術移轉;「專利」則由技轉中心進行加值,以提高商品化之價值。在擴大智慧財產權價值的作法上,主要利用TBB、跨領域整合兩大手段進行,以下分別描述之。

    (1) 推動TBB(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簡稱TBB)
    在穿戴式裝置、物聯網、智慧生活、工業4.0等科技趨勢發展下,「跨領域整合」成為各研究機構領航產業的重要能量。由於工研院成立已有42年歷史,旗下共有15個研究單位,研發團隊有3,000人以上的規模,因此發展之技術相當多元化,在這樣深厚的技術基石上,工研院為了加速技術的產業應用,進行所謂的技術拆解,稱為TBB活動,將技術分類作為後續活用的基礎。
    (2) 跨領域整合
    在技術解構之後,技轉中心與院內另一單位產服中心合作,進行「跨領域資源整合」的工作,依據關鍵客戶(Key Account)或產業需求各取所需,快速組合各項技術,並在跨領域整合的過程中,協助各單位做溝通介面定義,之後交由原研發團隊進行技術改良,以移轉至產業界做技術應用。在此過程中,除了應用工研院內部的研發成果外,工研院也統合學界的研發成果,提供最佳的技術組合,滿足產業需求。

    研發成果的產業化,不僅專利是重要標的,技術也是重要的一環,猶如一部好劇,主角、配角缺一不可。因此在專利商品化的過程中,整合專利與技術,透過完整的專利布局及組合,可以讓技術的產業應用性提高,相對地IP價值也會展現出「團結力量大」的成效,作為產業發展新技術、或鞏固智財防禦堡壘的利器。

    王主任以「3D空間定位技術」為例,在研發完成時,曾與滑鼠廠商接觸,希望利用3D定位技術提升滑鼠的功能性,但廠商評估後,認為2D已足夠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暫無投入3D定位技術的需要,因此該項技術便只能另待良機再出發。6個月後,任天堂推出Wii遊戲機,因此該項技術便有了商業化的曙光,此時技轉中心便與國內遊戲軟體廠商接洽,遊戲軟體廠商對於3D空間技術相當有興趣,但卻因為無硬體開發的能力,無法直接應用該項技術。於是工研院便擔任「系統整合」的角色,再與硬體廠商商議合作可能性,並獲得硬體廠商的支持。但在最後關頭,硬體廠商詢問量產數量時,軟體廠商卻無法預期市場需求量,而無法下訂單,此合作計畫便暫停。後來,任天堂的競爭對手—日本軟銀得知工研院有此技術,且有高度合作意願,因此工研院引進該廠商在國內成立公司,將技術商品化。後來,在市場高度需求的前提下,「3D空間定位」技術也授權予另一家國內廠商,進行產業化應用。透過此一案例中,我們可知道技轉需要時間的發酵,且需有一單位擔任系統整合的工作,方能橋接不同產業之需求,完成專利商品化。

  3. 把握專利生涯的黃金階段,作最佳化運用

    專利生命週期短短20年,何時才是專利有效年限中的黃金階段呢?堪稱國內專利拍賣經驗第一把交椅的王主任認為,以發明專利而言,第5~10年是專利商品化機會最大、價值最高的階段。

    通常在發明專利核准的第1~4年,由於產業對於創新技術仍持觀望態度,產業發展態勢不穩定,此階段是專利商品化應用的評估期。此時期,專利運用主要以「技術移轉」為主,可觀察出專利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以及未來是否有機會成為「拍賣」的口袋名單之一。

    在專利核准後的第5~9年是專利拍賣的最佳時機,也是專利生命中的「黃金階段」,此時該技術之產業發展預估已到旺盛期,因此產業為了加速技術及市場佔有版圖,對於外部技術需求大增,此時會尋求合適的技術,進行「讓與」或「交互授權」,增加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防禦力。智權交易豐富經驗的王主任談到,「專利讓與」是讓企業真正運用專利的手段,若是僅有授權,當企業面臨專利訴訟時,經常衍生出許多難以預期的爭點,增加訴訟的複雜度,因此「專利讓與」才是真正讓企業可以大展身手的門徑,以2007年我國A公司與美國H公司在個人電腦的專利大戰為例,便是透過購買專利,讓訴訟得以和解平息。

    當專利年齡超過10歲,仍然沒有產業應用實績時,專利權人便應該要考量是否放棄該項專利,而此時也是專利維護成本最高的時期。以我國發明專利而言,第10年以後的專利年費約1.6萬元/年,是專利獲准初期的5.3倍,若是此時專利無法為專利權人所應用、創造價值,龐大的年費將成為專利權人的負擔,因此會建議專利權人考量放棄該項專利,將資金轉作其他更有價值的技術發展。

    對於執行政府研發計畫衍生的專利來說,專利的「讓與」與「放棄」是一門學問。過去受到專利是國有財產的限制,研發計畫衍生的專利難以施展「讓與」與「放棄」的策略,後續因為法規開放及政策調整,專利讓與/放棄已有對應的申報機制,讓專利可以透過「讓與」增加戰力、防禦智權爭議。至於專利「放棄」,則是專利權人節省專利開銷、做更有效智權投資的手段。王主任說,以目前工研院擁有的專利計算,每年維護費超過1億,因此在評估專利無後續應用價值後,便會進行專利放棄,以讓該筆經費做更有價值的利用。


    聚焦特定技術、深入布局,打造厚實技術競爭力

    王主任說,工研院成立之重點布局小組透過全球技術的觀察,進行各領域技術的深入解析及瞭解產業專利發展趨勢等方式,規劃技術發展新方向。經過這幾年的觀察與印證,重點布局小組所提出的規劃,確實符合國際產業技術發展之趨勢,未來也將擴大以聚焦技術的方式,做為工研院各所技術發展的圭臬,迎合全球技術發展脈動,打造出更堅強的關鍵核心競爭力。

    工研院近年來在技術聚焦、深入布局的智權氛圍下,研發團隊對於此觀念已逐漸落實到日常研發工作中。王主任舉例說道,今年4月工研院綠能所在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合作過程中,無意間發現「鋁離子電池」具備快速充電的特性,因此院內研發團隊便快速延伸「鋁離子電池」的防爆性、儲電容量、商業應用性等研究計畫,並展開技術布局。在這樣的個案中,研發團隊發現了獨步全球的技術突破點,技轉中心便協助進行智財布局與商業化應用的規劃,例如:此項技術的專利為工研院與史丹佛大學共有,在美國專利制度下,「共有」專利的雙方都可以各自實施,無須經過其他共有人的同意。因此,技轉中心便協助綠能所與史丹佛大學協商市場領域切割以及後續各項產品應用之專利布局工作。

    與學界聯盟,擴大產業服務能量

    在工研院的IP加值計畫中,除跨領域整合工研院內部研發成果外,也將觸角向外伸展,包括:與台大、清大、交大、成大、中央、中山等大學結盟成立「主題式聯合研發中心」,並與國內十幾所大學產學、技轉中心成立「產學研技術推廣聯誼會」,期望透過與大專院校的結盟,建立互惠關係,進而協助大專院校進行智財成果加值,縮減學研機構與產業需求的落差,讓產業得以應用更前端的技術,養成國際競爭力。

    王主任說,透過聯誼會的成立以及科技部計畫支持下,工研院技轉中心著手進行各大專院校研發成果的盤點工作,並進行成果整合、加值,期望可衍生出更多符合產業實際需求的技術;此外,在加值IP的過程中,工研院也經常扮演「系統整合」的角色,協助產業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在整合學界研發成果、進行技術加值部分,王主任提到,在進行各校研發成果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界蘊涵的能量相當豐富。他說,一般而言,學界研發團隊有大量發表論文、學術期刊的需求,在研發上較不侷限於產業應用,因此產出許多前瞻性研究。這些研究將過挑選後,輔以加值應用,將可望為產業技術升級帶來新選擇,補足工研院前瞻創新能量的不足。

    王主任以交大光電所陳政寰教授的「透視屏幕投影顯示」發明為例,此項技術是應用單槍液晶投影機作為影像顯示媒介,可在櫥窗上進行商品展示,但利用投影機顯影的缺點是亮度不夠、會有影像模糊的情形,因此當廠商表達有意願技轉此技術,但需提升顯影品質的要求時,此時工研院便利用TBB的技術分類成果,很快地便尋找到院內發展的Micro LED顯影技術做為解決方案,並協助進行介面溝通,以達到產業需求,並完成開發、測試及改良設計等工作,整合交大與工研院的研發成果,使此技術順利進入市場應用。

    工研院除了協助各界進行跨領域的系統整合外,也輔導企業進行專利布局、提升智權防禦能力。早期,國內企業對於智慧財產權運用技巧陌生,因此在專利申請、布局等工作上,常需藉助外部專業團隊力量,完成技術研發及智財規劃。當時,工研院深入企業進行專利布局,或透過技術授權、讓與等方式,強化企業在智慧財產權能量。近年隨著全球專利興訟頻傳,國內企業對於智慧財產權觀念轉為重視,加上產、官、學、研各界積極輔導產業建構智權制度與能量的前提下,工研院的任務轉以「技術深入布局」為主,觀察產業發展趨勢、深入進行專利布局,當產業面對外來侵犯時,工研院即能迅速應變,找出最有利的資源,協助企業進行爭議處理,過去A公司與H公司的專利大戰,便是經典案例之一。


    培育IP Base新創事業,活化專利應用性

    工研院在國內被譽為「新創公司的超級孵蛋機」,成立迄今已成功促成89家新創企業誕生,足以撼動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台積電、聯電、聯發科、晶圓電子等等都是工研院孵育的新創公司。2010年來,超過30家公司從工研院衍生,其中14家是在2014年創業成功。此波風潮代表著工研院近年鼓勵研發團隊創業、帶動產業技術發展的政策奏效,也預期將為各產業領域注入創新泉源。工研院蔡清彥院長更在媒體訪問中,宣示「每年工研院要新創十家公司。」讓各界引頸期待。

    王主任表示,工研院的新創事業過去與現在最的不同點在「現在的新創事業是『IP Base的新創事業』」。過去,工研院的新創事業不一定會將專利帶出工研院,因此經常可能會遭遇專利訴訟的紛爭;反觀,現在的新創事業經營者,都瞭解到「專利是不可或缺」的,在創業時便會與工研院商談可讓與或授權之專利,以降低公司創業經營上的風險,讓創業團隊可以更專注在技術、市場的開拓,降低面對智權爭議的困擾。

    對於這樣的發展,王主任是相當樂見的,透過新創事業的發展,打通專利商業化的任督二脈,活化智財、實現商品化,完成推動產業發展的使命。

    總結

    工研院技轉中心在10多年來積極經營智慧財產權,也是國內首家推動專利拍賣、且專利讓與成績最亮眼的單位;隨著產業變化,現以聚焦前景看好的產業技術,深入專利布局,提高專利價值,並靜待適當時機進行專利商品化,活絡國內產業之技術發展與智權防禦能力,發揮各項智財成果最大價值,著實依循技轉中心成立的核心理念前進。在十多年的技轉歷練中,王主任也從產業服務、專利拍賣上看到整體產業的智財成長,不斷調整技轉中心的智財策略與經營模式,希望在專利拍賣舞台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的今日,工研院擁有更多高品質的技術與智財,扶植產業布建國際水準的防禦網絡,推動國家經濟永續發展的動能!

受訪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技術移轉中心主任 王本耀

參考資料

●工業技術研究院2014年年報

●「工研院 新創公司的超級孵蛋機」,江逸之,天下雜誌,2013/06/2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工業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