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研發處技術合作組

高應大研發團隊與產業高度連結,業界紛紛與高應大合作設立研發中心,進行創新性之技術研發。

高應大研發團隊與產業高度連結,業界紛紛與高應大合作設立研發中心,進行創新性之技術研發。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高應大)近年來在專利技術移轉上表現亮眼,其中以「太陽能電廠性能提升技術」與21家綠色能源供應鏈廠商簽訂的包裹式技術移轉合約、以及與新加坡知名手機零組件代工集團簽訂2,000萬境外授權金等重大合作案,引起媒體與社會高度關注,顯示南台灣技職院校在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成果表現上,不輸資源充沛、高科技產業雲集的北部技職院校!

高應大長久以來深耕於大高雄地區在地產業,學校教師團隊與企業合作密切,除技術移轉外,更透過眾多產學合作案,協助在地產業提升技術層次,引領企業在不景氣的時代,打造堅強的競爭實力,獲得南部企業之肯定。在與企業合作的架構中,高應大除了投入校內師生研發團隊與企業共同發展技術外,更與企業攜手成立研發中心與訓練中心等,為企業培訓專業人才,也提供學生參與產業實務的試煉場。此點,是高應大與其它大專院校較為不同之處,也是我們訪談的技術移轉中心個案中較為特殊者。

以下我們將分享高應大對於技轉、產學合作之實務操作經驗,讓國內技轉單位有一新的思考方向,為技術移轉、產學合作注入新思維、新作法!

以「務實致用」方針引領教學與研究發展

高應大前身為「高雄工專」,早期與台北工專、雲林工專並稱三大工專,立校50年來,培育出10多萬名校友。據統計,高應大校友畢業後,大多數留在大高雄地區服務,因此在產、官、學、研等各界都可以看到高應大傑出校友的身影,而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在2013年高應大的50週年校慶中,蒞臨致詞時更說到:「高雄的繁榮發展便是高應大的繁榮發展」,顯示高應大對南部產業成長茁壯功不可沒。

高應大向來以「務實致用」作為教學、研究之方針,以「親產學優質大學」為定位,故近年來,為提升校內研發能量,並配合產業趨勢與需求,高應大技術發展聚焦於「智慧電能與電動車」、「智慧綠建築與智慧照護」、「綠色能源與材料」、「高速通訊網路與智慧商務服務」、「智慧製造與精密模具」、「文創城市與都市防災」六大領域;其中「智慧製造與精密模具」領域,更是由全國唯一的模具工程系領軍,協助傳統產業突破技術轉型之困境,同時也配合高科技產業投入個人化、輕小化的精密模具開發,在產業界頗負盛名,也是帶動產學共同合作的先鋒部隊。

高應大2012年榮獲教育部「典範科大」補助,將持續以「強化學校產學實務連結」及「強化產學連結基礎建設」為發展主軸,透過典範科大計畫,高應大希望透過六大技術領域發展,將研發技術專利化、產業化,同時培養技轉專業經理人,輔助研發團隊進行智財成果的盤點與布局,加值校內研發成果,擴大產業應用效益。

高應大技術研發與教學發展之六大領域定位
圖一、高應大技術研發與教學發展之六大領域定位

技轉單位以「智財」專業,帶動研發成果產業化

統整校內智財管理、技術移轉業務的高應大研發處技術合作組(以下簡稱:技合組),為加深對研發團隊與產業之服務能量,設有「智財管理」、「行銷推廣」、「行政管理」人員,希望發揮技轉專業服務能量,編製校內各技術領域之知識地圖,帶動校內研發團隊掌握關鍵技術,將各項研發成果轉化為可直接進行產業應用之技術,擴大產業服務的實質成果。

高應大技合組為了提高研究成果產業化之成效,除提供專利申請、專利維護及行政服務外,更設置有專人進行全校研發成果建檔,掌握全校研發成果實質內容,且針對各研發團隊技術,進行產業專利調查與分析,使專利授權或技術移轉合作案進行時,可明確與技術需求者討論該項技術在產業之應用性與技術發展現況,進而提升研發成果之價值性,並尋得雙方可接受之合作條件與技術授權價格。

為建立智財管理與技術授權業務之系統化服務流程,高應大率先導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制度,並成為首家獲得經濟部TIPS認證的大專院校,在此制度下研發團隊以P(Plan)-D(Do)-C(Check)-A(Action)精神,於創意研發、智財申請、智財取得、智財保護、智財運用的過程中,以系統化的管理制度,提升智財的應用能量,降低智權爭議發生之風險。

高應大產學研發與技轉營運模式
圖二、高應大產學研發與技轉營運模式

與產業聯袂提升研發能量、培育專業人才

高應大為了加深校內師生與產業的連結,透過與產業合作建立培育平台,使教師研發成果可產業化、商品化;學生亦可藉由參與實習工廠或研發中心之活動,增加產業實務經驗,提升對產業需求的認知,為進入職場暖身。

在這幾年中,高應大與產業建立培育平台成果斐然,包括:與台積電、中聯資源、營邦、河見、東台精密、達康科技等多家企業進行技術移轉與產業合作機制,讓教師、學生共同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計畫,發展產業應用技術,並讓學生也可至企業實習,增長產業見聞。在各項產業合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加坡知名手機代工集團 之跨國產學技術移轉案,這個合作案迄今已長達10年,顯示雙方對於合作成果均抱持著肯定的態度。

上開新加坡商為國際知名之手機、電腦及汽車零組件代工廠,名列新加坡前50大企業。技合組陳組長說,與該公司合作之時間點,恰逢10年前高應大由「工專」積極轉型為「科大」的時期,在工專時代,校內教師主要以教學工作為主,轉型科大後成立研究所、碩士班,教師們除了教學活動外,如何找到創新之研發領域、帶領研究生投入「符合產業性需求的創新技術研發」是一項新的挑戰。

此時高應大甫與該公司完成合作案簽約,雙方除了就專利及技術授權外,更於高應大校內設立專屬研究發展中心,希望以「產業實務需求」為基礎,雙方共同研發與培育產業人才。在合作的過程中,校內跨系所進行技術的研究發展,於公司部分也提供學生到企業實習與就業的機會,雙方互蒙其利;對於研發中心產出的成果,則依據雙方投入比例進行權利之分配與授權。

在此合作案中,學校各系所加強了基礎技術的新創應用能力,將研發成果產業化、專利化,同時學生也跟隨老師進行產業新創技術之挖掘,並連結產業實務,刺激師生與業界一同找出利基技術,並且將之實作為產業可利用之技術,讓上述公司、高應大師生創造多贏之局面。

除了與該公司的合作外,高應大於2013年也與我國的工具機製造商,及世界知名的CAD/CAM軟體及技術服務製造商簽約,期以專屬研究發展中心的成功模式,持續強化學校與更多產業實務之連結,擴大運用校外資源、搭建研發成果產業化之橋樑。

以地理優勢服務南部製造產業,協助產業技術轉型

高應大是南部的著名科技大學,長期以來該校為產業技術升級注入許多心力,具有全國唯一的模具工程系,長年培育的基礎人才及產業輔導實績,對南部製造業而言是最大的利多;近年機械系更研發出「互動式3D擬真工具機模擬系統」,讓製造業在投入機台設計過程中,顛覆以往耗用大量空間、耗材、費用之傳統實際操作模式,改用電腦模擬進行機台設計,達到快速修正、調整之成效。

身兼高應大研發長、模具系教授身份的許進忠表示,南部廠商多以基礎金屬傳統工業為主,而模具系主要從基礎機械原理為出發,結合金屬、塑膠等材料,設計、產出各式產業所需的模具,從早期的射出成型到CNC精密控制等,都是我國製造產業最需要的基礎技術。舉例來說,近年來國內產業備受大陸低價競爭、低層次技術產品傾銷的壓迫,因此諸多企業都在尋求轉型,希望將本身擁有之技術略做改良、或投入新技術發展,讓企業浴火重生,永續經營;在這樣的過程中,由於南部許多中小企業的老闆或技術團隊都是「黑手」出身,因此面對技術轉變時,便需尋求外部資源幫忙,而高應大研發團隊便是這些企業的「氧氣」,輔導企業針對技術瓶頸,進行改良設計,協助中小企業提升技術水平。

至於「互動式3D擬真工具機模擬系統」,則是機械系高永洲教授投入10年研發的產學成果。以往企業在開發設計工具機時,需以實機進行研發,由於工具機單價高、體積/重量龐大、構件複雜,導致研發效益不彰。因此高教授改以3D虛擬的方式,讓工具機開發智慧化,提高工具機廠商之研發速度與能力,且大大降低企業投入之研發成本,為企業帶來全新的研發體驗;「互動式3D擬真工具機模擬系統」除了專利技術授權企業運用外,包括: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等國內、外大專院校與高應大進行教學軟體授權,藉由導入虛擬機台讓學生熟悉機台設計與操作的原理,同時也可以搭配實機進行操作演練,讓學生進入職場後能更快速熟悉機具的操作。

許研發長表示,高應大長期以來在南部地區協助企業進行技術升級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而在地廠商的需求也是源源不絕的被創造,因此只要研發團隊願意與產業接觸,就不愁沒有技術移轉與產學合作的機會。

技術合作形式多元化,深入契合企業所需

在技術移轉業務中,按照企業需求可區分為「技術移轉」、「專利授權」、「產學合作」模式,而企業在與學校合作的過程中,也可以評估本身的需求性,選擇其一、或依據研發進度選擇不同的模式進行搭配,以彈性化的方式為學校與企業創造雙贏。

許研發長說,一般而言對於大型或國際企業主要以「專利授權」為合作方式,希望可以透過專利權的保證,降低企業的侵權風險;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若要落實技術之實施,則可以選擇「專利授權」+「技術移轉」+「產學合作」的包裹式技術移轉方案。在包裹式技術移轉案中,企業透過「專利授權」,可大略掌握技術核心;在技術轉至產線運用時,則可透過「技術移轉」方式,由高應大研發團隊輔導,將關鍵技術與公司既有之製程或產品作整合,讓外部技術得以充分發揮;對於產品測試、延伸技術之發展,則可以「產學合作」方式,結合學校之檢測儀器進行量測,進行產品效能之檢視,或是進行產品的改良與創新。

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企業獲得技術支援外,對於教師與研發團隊也可以相互得利。其一,研發團隊透過「產學合作」案的執行,為輔導企業技術升級,必須持續投入充滿不確定性、未知性的研發工作,並找出較佳的解決方法與技術,讓研發成果得以產業化,可以活絡研究工作的創新;其二,參與的研究生成員、專題組學生,可從中學習如何解決技術問題,增加產業實務經驗,提升個人服務產業的實力;其三,教師透過「專利授權」、「技術移轉」等方式,可以為研究室、實驗室募集研發基金,添購研發設備,擴充後續研究進行的基礎設備。

高應大進一步分析表示,南部製造業在選擇技術合作方式時,多以「技術授權」及「產學合作」為主,使研發團隊可以針對公司的現有狀況,提供合適的引導與解決方案,實質幫助公司突破技術障礙。此外,就產業效益面觀察,產學合作主要以幫助單一企業解決技術問題,而技術移轉可以透過單一企業之技術實現,進而帶動該產業技術改革的潮流,達到擴散、提升整體產業技術之成效。

包裹式技術移轉內容
圖三、包裹式技術移轉內容

培育優質技轉人才,擴大產業服務能量

在上述的技術移轉過程中,技轉單位的專業服務是不可或缺的,而高應大也持續培養優質的技轉服務團隊,以擴大服務產業的能量。許研發長認為,一個好的技轉人才需要具備「有膽識」、「黏」、「懂取捨」、「合約談判專業」四項人格特質,而高應大也努力培養技轉人員,讓大家可以各司其職,順利運轉各項技術合作案。

許研發長以過去他擔任產學中心主任時與同仁合作之經驗,說明這四項人格特質的具體呈現:

  1. 1.有膽識

    校內研發成果琳瑯滿目,而技轉人員要懂得各項技術內容幾乎是不大可能,因此在與產業接觸前,技轉人員可以與研發團隊合作,進行產業調查,剖析產業技術現況、未來發展;在與廠商接觸的過程中,可由研發團隊擔任技術顧問角色,進行技術說明,而針對整體產業剖析則由技轉人員負責,塑造技轉人員是「產業專家」的形象。在此過程中,技轉人員必須能很快地掌握產業趨勢,更要「有膽識」地表現自己對於產業的瞭解,如此方能讓廠商信服,為日後的接觸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2. 2.黏

    技術移轉案接洽與談判,短則3個月、長則數年都是常見的狀況,因此技轉人員必須要具備「黏」的功夫,如果「黏」的持續性不夠,許多合作案便可能成為幻影。

  3. 3.懂取捨

    在合作案進行的當中,技轉人員必須百分之百瞭解企業需求,也需要懂得研發團隊的需求,從中穿針引線。在這樣的過程,包含:合作細節、技術鑑價、市場行情等都是影響交易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技轉人員也需要從「企業」、「研發團隊」、「個人」三方利益糾葛下,取捨出最佳的解決方案,滿足企業與研發團隊的期望,同時也能為為個人增加績效。

  4. 4.合約談判專業

    合約談判是技術合作案成功與否的臨門一腳,在企業與研發團隊對於合作事項有共識後,如何談判及擬訂合約是關鍵。技轉人員需要在合約擬訂中,考量企業與學校研發團隊需求,訂立各履約階段可達成的交付標的,協調雙方可接受的條件,使技轉案可以順利執行與結案,為雙方帶來雙贏的技轉收益。

若在此階段稍有不慎,合作案可能在廠商支付簽約金後,或是執行完第一階段後便告中止,這樣的情形除造成學校形象的毀損,也讓廠商對於產學合作產生陰影。


為了鼓勵技轉服務成員持續精進,學校也鼓勵同仁在職進修,透過校內、校外課程學習,期能提升同仁的服務能量。此外,為了激勵技轉服務成員更無後顧之憂地衝刺各項技轉業務,學校也正在研擬設置技轉營運基金、技轉業績獎勵金等方案,希望激勵同仁持續放大技轉服務之成績。

優質技轉人才特質
圖四、優質技轉人才特質

建置智財管理制度,健全研發成果保護與運用

高應大自2000年改制科大以來,從早期著重於產業應用技術研發逐漸轉型為「研究型」親產學大學。因此,學校對於研發成果的管理日益重視,希望透過系統化的管理制度,讓隱身在校內各處「具應用價值性」的研發成果,可發揮其產業化價值。

高應大在2008年率先導入經濟部工業局推動的「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以下簡稱:TIPS),並通過工業局的TIPS認證,希冀透過PDCA的管理循環,持續強化校內研發成果管理與運用的效益。以下我們將簡介高應大推動TIPS制度後,對於研發、技轉與授權管理所產生的具體成果:

  1. 1.實驗室管理

    學校的研發成果以各系所教師及研究生在實驗室、研究室中的產出為主。因此,在研究過程中,針對各項研究數據、研究歷程,研發團隊成員需逐一記錄,並且撰寫研發記錄簿,詳實記載研發人員、時間、地點與內容,同時將記錄結果交由指導教授進行簽名認證,使各項研發成果得以獲得適當的紀錄與保管。
    此外,針對研究產生的各項成果,除配合經費補助機關要求產出的相關文件予以記錄留存外,教師也可將有價值的研發成果向學校提案申請補助,讓技轉人員也可知悉研發團隊的各項研發成果。

  2. 2.研發成果累積與價值性評估

    對於各教師團隊之研發成果,除了由教師主動提供給技合組外,技轉人員也會主動拜訪教師,綜整各研發團隊的研究成果,並於技術資料庫建立相關技術內容資訊;當產業有技術需求時,便可從中尋找合適之技術解決方案,進行供需媒合,提高技術合作的機會。此外,教師也可針對有產業價值的技術,向學校提出專利申請補助,以保護研發成果。
    在專利申請策略上,藉著TIPS的導入,高應大也由過去的「量大」轉為「質精」。以往教師在產學合作或技轉過程中,因為無專利保護,技術成果常流為業界通用技術,因此學校持續鼓勵教師提出專利申請,讓技術獲得適當的保護。2006年之後,高應大的專利申請量大增,但是隨著智財保護概念的普及,專利保護的概念已成為共識,目前學校開始鼓勵教師在申請專利前進行「自我評估」,以提高專利之產業應用價值。
    在專利申請案的自我評估中,主要就「是否執行政府計畫」、「未來可推廣的產業與目標廠商」、「應用範疇」、「此項專利申請保護性是否足夠」等面向,讓教師先行思考該項技術如何與產業連結,提升未來的運用價值;在教師自我評估的同時,學校也希望教師以長遠眼光考量,從技術概念產生時,便可開始著手進行專利布局,讓技術的保護更為綿密,創造技術競爭力。

  3. 3.專利前案檢索與專利地圖製作

    為了鼓勵研發團隊在研究的過程中,掌握產業技術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學校也開辦各項智財工具職能教育訓練,讓研發團隊透過專利資料的檢索與分析,於研發過程中評估迴避設計,或是取得授權的必要性。此外,為了提增研發成果之產業價值,技合組也會針對欲推廣的技術,進行專利檢索並製作專利地圖,瞭解研發團隊的開發成果是否符合業界需求,並與研發團隊進行意見交流,提高各項研究成果未來在產業的應用價值。

  4. 4.研發成果獎勵與運用

    在研發團隊提出專利申請的過程中,由校內的研發成果推動委員會定期針對每一提案進行創新性、可專利性、應用性等要項審查。若審查通過後,需申請專利者便依據校內的「研究發展成果暨技術移轉管理辦法」進行專利申請及技術移轉之推廣、簽訂作業,同時學校也會依據「技術創新獎勵辦法」給予研發團隊適當的回饋金,茁壯研發團隊之發展。

  5. 5.技術合作契約審查與訂立

    在與校外單位進行專利授權、技術移轉、產學合作的過程中,對於雙方合作事項、權利歸屬、合作價金等,主要由技轉人員協助研發團隊與企業進行商談,並將合作細節一一載明於契約中,作為合作案執行之依據。而高應大也在TIPS流程中,明訂各項合作事項進行契約制訂與審查的準則,以維企業、研發團隊及學校的權益。


在TIPS管理制度中,技轉人員扮演著研發團隊的最佳幫手,只要研發團隊有需要,他們便會即時協助、解決問題。許研發長說,這就是「技轉人員的職責」,因此技轉人員也必須要擁有服務的專業與熱忱,方能帶動學校整體產業合作與技轉的能量。

在訪談時,許研發長回顧在這幾年推動TIPS的成績,包括:(1)強化研發團隊的「專利」概念、(2)完整累積研發歷程,讓專利申請難度降低、(3)建立完整的專利授權流程,讓專利授權有一系統化的服務流程等等,都是TIPS制度帶來的改變,而TIPS制度的建立,也讓學校從制度面、人才養成、產學研發上有了環環相扣的機制,來創造產業服務優勢。

總結

高應大從民國52年立校以來,與產業合作關係緊密,嘉惠南台灣諸多企業,而學校在轉型科技大學的過程中,仍持續保持與產業界的合作,致力縮短學用落差,同時也打破以學術論文升等的桎梏,於2013年讓產業服務能量傑出的七位教師「以技術或實務研發成果」升等成功,在科技大學中立下典範,也展現高應大服務產業的具體成效。

未來,高應大也將持續產學研的合作、交流機制,依據產業需求組成教授服務團隊,為企業量身打造專屬的技術合作計畫,從專利授權、技術移轉到長期的產學合作,支援產業進行新創技術的發展,提升工業技術水準,繁榮國家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