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使用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

柒、 總結

「人工智慧」應用包羅萬象,舉凡食、衣、住、行、育、樂都與人工智慧脫離不了關係,各式應用正如雨後春筍般刺激著市場,大家無不期待人工智慧可以為現有的商業模式帶來新意,突破現有的架構,開啟新市場。而臺灣長期以來,在半導體、資訊科技上培養出的人才與技術,也是在人工智慧時代中不可或缺的優勢之一,而國內技術發展者,如何整合優勢、異業合作找出新的商業應用模式及商機,正考驗著經營者的智慧。

綜觀本案技術在臺灣、美國、歐盟、中國大陸之專利發展趨勢,以「美國」之專利產出最大宗,高達近1.9萬件,是主要之技術發展國;在技術投資時間上,「歐盟」是最早的投入者,1985年在歐盟便有專利產出,「中國大陸」則是最晚進入本案技術發展的市場,該市場至1999年方有人工智慧專利提出申請,較其他市場約晚10年左右的時間,但在1999年以後短短10多年內,專利申請件數便有8,522件,成為四個市場中技術產出的亞軍;其餘「臺灣」、「歐盟」在本案技術的產出都起源於1989年,各國受到本案技術在市場上高度受到重視之激勵,專利申請件數都是成長的、且在近年紛紛達到申請高峰。

從國家別分析各市場領域之專利布局情形,可知「美國」積極布局各市場領域,在美國市場上,「美國」專利占整體申請件數的73%,在歐盟也是第一大申請國,在臺灣、中國大陸均為第一大境外申請國。「日本」是各市場領域中第二大境外申請國,亦積極在全球市場進行專利布局。在歐盟市場中,「德國」為第二大申請國,顯示德國在本案技術發展上領先歐盟各國;在中國大陸市場中,當地人在本案技術的專利申請案上占整體專利申請件數的90%,進入該市場布局的境外國家專利僅占10%,約1,000多件,顯示各國對於中國大陸之人工智慧技術布局仍在觀望,尚未有積極投入。

從專利權人角度解析四大市場之重要競爭公司進行分析,美國「MICROSOFT」、「GOOGLE」、「QUALCOMM」是近期最大的技術投入者,上述三家公司在美國、臺灣、歐盟市場均有亮眼的專利布局表現;美國「IBM」在本案技術產出上居美國市場第一大的技術產出公司,在臺灣市場也是第三大公司專利產出公司,但其專利布局時間均較上述三家美國公司更早,顯示該公司為本案技術之先期投入廠商,產出量也大幅領先其他公司。在臺灣市場中,臺灣本土之技術投資者為「工業研究院」及「中山大學」,其餘為美國大廠。在中國大陸市場,重要技術投資者均為境內專利權人,其中最大的投資企業為「国家电网公司」,該公司雖只投入短短兩年,但發明人團隊高達2,000多人,是中國市場中之技術強者;其餘單位均為科研、高校機構,一般產業投入本案專利布局仍相當有限。

本案技術在各國市場發展之主要IPC技術項目為「G06N 5:利用基於知識模式之計算機系統」與「G06N 3:基於生物模式之計算機系統」。在美國,專利之技術落點主要集中在「G06N 5」,其專利應用件數高達8,879件,遙遙領先其他技術項目。在臺灣、歐盟、中國大陸則以「G06N 3:基於生物模式之計算機系統」為最主要的技術發展項目,「G06N 5」為歐盟、臺灣的第二大技術應用項目;「G06F 17:專門適用於特定功能的數位計算設備或數據加工設備或數據處理方法」在美國、臺灣、歐盟也是前三大技術應用項目之一,顯示以上三個市場領域在技術發展上主要以「G06N 5」、「G06N 3」、「G06F 17」為主軸。在中國大陸技術之發展則迥異於各市場,除第一大技術外,其餘應用技術均集中「G06K 9」、「G06F 17」、「G06Q 10」、「G06Q 50」等項目,後續技術之發展仍待觀察,才能掌握實際發展狀況。有意研究本案技術者,可參考上述重要IPC分類技術落點,作為檢索與分析之重要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