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使用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

認識專利商品化
說明智慧局推動專利商品化之緣起與策略,並提供專利商品化基本概念、機制、流程及商品化實例介紹。
國際動態報導
提供國際智權法規及趨勢動態報導。
本局新書佈告
提供本局圖書室新書資訊。
智慧財產權培訓學院新訊
提供智慧財產權培訓學院最新消息。
出版品
提供本局出版之文獻資訊。
智慧財產權月刊專題摘文
提供智慧財產權月刊文章摘錄,供大眾參考。
以上海技術交易所(STTE)為例 ─ 九、結語
結語

  大陸地區加入WTO後,國際化的腳步愈趨快速,上海成為海外風險創業資本的主選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上海已彙聚海外風險資本機構100多家,總體而言這些海外風險資本投資仍處於登陸期,估計在2003年底或2004年初可達到擴展期,到擴展期後依據國際慣例,一次性投資金額將比登陸期擴大20倍左右,隨後可迅速進入成熟期和收穫期,在登陸期內,其投資是試探性、小規模的,先在房地產..等上海最熱、最易獲利的行業短期投資,但目光始終關注在高新技術領域和產業,目前則出現外海風險資本機構競相購買上海科技企業和科技成果的情形,且投資額逐年增加,以上海技術產權交易所為例,2000年涉外交易只有3400萬元,2001年至今則激增至34億元,僅2002年上半年,海外資本已投資專案50宗;而吸引海外風險資本機構進駐上海的原因,可歸結如下:

  1. 上海科技專案多

      上海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技創新,每年專利申請案件高達萬件,上海的大集團也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的物力、人力、財力投入,競相成立研發中心,並與科研院所聯手合作,所以上海在近年中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多達1700多項,其中七成達國際先進水平,七成以上屬高新技術領域,針對此現象國家級科研、中科院也調整辦院方針,把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求作為第一目標,讓研發成果更具產業化背景,也造就上海成為高新科技城市的基礎。

  2. 上海轉化環境

      風險投資是階段性投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資金的快進快出,因此,不僅要選擇好的專案,大環境也很重要,好的環境能夠使專案加速轉化,否則,風險資本就套牢了,促成上海有良好轉化環境的原因包括:(1)優惠政策:上海市政府推出的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優惠政策,讓外資企業在財政專項貼補等方面享受國民同等待遇。(2)設備協助:一般高新技術產業,如:積體電路、生物醫藥、奈米技術,研發過程中少不了測試、分析等技術平臺,其數千萬元的高昂投資是一般企業無力承擔的,有鑑於此上海市科委等政府部門為此投入鉅資,建起了一系列技術平臺,供中小企業共用,解決中小企業的難題。

  3. 上海資本接力活躍

      風險資本要活躍,進得去出得來,就要有各種資本梯隊來進行接力,不同結構的風險資本相聚上海,形成了資本的組合、交彙和替換,使風險投資者得以數家聯合作戰,大大降低資金壓力和風險,同時也使風險資本及時套現、退出有了接力者,讓資金的運用更活絡,例如:香港四環國際股公司原來是上海思道科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思道科投資了不少高科技專案,運作良好,公司迅速發展,引起了其他風險投資者的關注,希望也能加盟,而香港四環國際股公司,因預期的投資目的和收益已經達到,決定套現,在進行股權轉後,轉讓價比當初的投資額高出了近2倍,資金退出和套現渠道的不斷拓寬,不但大大的減低了投資猶豫,更將使擁有強大實力的社會資本真正成產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發展和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的動力泉源。

  把技術當成商品在市場上公開交易,連歐美國家都還在嚐試階段,大陸卻大步向前衝,完全以資本化、證券化的模式發展,交易量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連我國研發先趨的工研院都望之興嘆;綜觀大陸資本市場最近兩年發展出現有趣現象,一方面產業界對創業板望穿秋水,但始終未見成果,另一方面,各種技術、產權交易卻如火如荼的展開,大陸地區全國技術產權交易所目前已達20多家,產權交易所200多家,類似的孵化器有500多家,還有很多的風險投資機構、被孵企業…等,都在近幾年從事高新技術發展、技術產權交易的工作,並形成天津、上海、深圳、武漢等幾個大區域性的交易市場,這些交易市場已逐漸成為技術和資本匯集、融通的專業市場,每年成交量逾千億元;而上海技術產權交易所成立兩年來,累積完成各類掛牌項目近6,000個,完成技術產權交易4,240宗,交易額人民幣1,336億元。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借助每年一次的高交會,舉辦上市公司投資項目推薦會等活動,促成多個項目成交。今年4月,北方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在天津成立,該市場是由大陸北方地區16個省市的產權交易機關共同組成,代表北方地區的112個產權交易機構。由於大陸的產權交易在初步探索階段,交易規則不成熟,有關人員的專業水準也參差不齊,難以滿足投資融資雙方的要求,也難以形成規模較大、交易活躍的資本市場,且由於各交易所林立分散,地區條塊劃分太多,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業企業限制太多,選擇餘地太小,因此有必要重新整合,故大陸國家計委高技術司副司長許勤日前透露:大陸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有關部門,正研究考慮整合現有的各地技術產權交易所,成一全國統一的技術產權交易所,以利提升和活絡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未來也會有相關配套政策出爐,這顯示大陸政府高層非常重視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反觀國內隨著國際技術貿易的興盛,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技術交易也日漸頻繁,然而,由於國內技術交易市場機制及技術商品化的服務體系,於近幾年才開始動,以致於在技術交易方面成效不彰,以往從事技術交易、仲介往往是透過資助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從事研發工作,再利用各種落實方式如技術移轉、專利授權、工業服務…等,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商業化用途或由專利商標事務所藉由其人脈及經驗來從事相關業務;我國行政院於民國八十九年八月三十日核定通過「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並於同年十一月三日、四日舉辦「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達成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強化育成中心功能、輔導成立企業研發聯盟、推動成立技術交易中心、輔導知識型技術服務業之發展..等之共識後,即責成經濟部工業局於90年開始推動「台灣技術交易市場機制發展計畫」,以協助產業界快速獲取技術,並順利完成技術交易活動,期望提高產業技術擴散速度與商品化效率,落實知識產業化,以支援產業高附加價值生產活動及營運轉型的創新,加速提升進入WTO後台灣之產業競爭能量;「台灣技術交易市場機制發展計畫」推動策略包括:技術交易服務事業化、技術交易市場服務整合化、技術交易市場資訊多元化及技術交易環境全球化等四大策略;以扶植台灣技術交易服務業成長茁壯為主軸,來達成健全台灣技術交易市場環境與機制目標,其相關具體推動工作為 :

  1. 扶植技術交易服務業成型與發展
  2. 建置「台灣技術交易市場資訊網」,提供完整合法之海內外學研機構、企業或個人可交易技術或專利資訊,擴大技術取得管道
  3. 成立「台灣技術交易市場整合服務中心」,結合技術交易服務業與創投業服務能量,提供企業進行技術交易諮詢及服務
  4. 推動技術交易與全球接軌等措施,以期提高技術擴散與商品化效率,落實知識產業化。

  另,政府許多單位亦於近年陸續投入人力、物力積極為建構我國良好科技、技術市場環境而努力,如: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建置專利商品化教育宣導網站,提供需求方及供應方,有一資源互通的平台,並建設專利資料庫網站,提供「專利核准公告案資料查詢」的服務。經濟部技術處藉由業界科專計畫,鼓勵企業進行更前瞻性的技術研發。中小企業處則可以透過創新育成中心的各種輔導措施,協助創新團隊進行技術商品化、新事業化並進而孕育成中小企業。國科會則為基礎性研發的資金提供者,並積極推動產學合作研究,一方面鼓勵學術界進行更有應用性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鼓勵業界更有效地運用學界的研究成果與智慧財產。

  工業局更於今年(2002)10月,舉辦了台灣國際技術交易博覽會,這是國內首次以智慧產權、與國際技術交易接軌為主題的台灣國際技術交易博覽會,共有300多項國內外技術、42家技術提供者、十多家技術服務業者齊聚一堂,彼此尋求商機,希望達到技術加值、知識流通的目的,並在經濟部次長施顏祥的見證下,由工業局副局長歐嘉瑞代表台灣技術交易市場 (TWTM),與美國線上技術交易公司Yet2.com 副總裁史鄧 (Stern) 簽訂合作備忘錄,將透過資訊交流,協助我國業者引進國外技術;由經濟部工業局經費補助的台灣技術交易市場 (TWTM),目前擁有400位技術交易會員、60位服務業會員及5,500筆交易技術資料,其中,經過市場評估、適用範圍等篩選後的可交易技術,約有400項,其中約有七成為科專計畫研究成果;國科會主委魏哲和表示,台灣技術交易市場(TWTM)目前與國內十所大專院校的技轉中心密切合作成效良好,如今與美國Yet2.com合作,更能促進國內學術研發成果與國際接軌 。

  這些都是政府為台灣技術交易市場所做的基礎建設,相信未來藉由這些基礎建設,將可快速推動台灣技術交易市場的運行,並逐漸落實讓台灣在十年內成為亞太技術交易中心的願景。